["還好,終於等到孟西行欣賞她的一天。
她感動地想流淚。
孟西行真的想出了辦法。
沒有足夠結實的紙,就用羊皮卷來替代。除了阿瓜、孟西行和初揚,其他人幾乎是人手一張羊皮卷,每張羊皮卷還很大,縫補起來不小。縫羊皮卷是個問題,就用刀將竹子劈成一根根細條再削尖。縫羊皮卷的繩子就用山間垂下的藤蔓,將柔韌的外皮割下來擰成細小的麻繩。而連接籃子和羊皮卷的繩子和供後麵的人滑行過去的大繩也用這種方法來做,隻是粗細不同。
這樣就隻剩下裝人的籃子,也很容易解決,將竹子劈成薄薄的一片,然後編織成籃子就好了。
孟西行這樣一番條理清晰說下來,眾人讚歎不絕。連噴香撲鼻的叫花飯都未察覺,過了一會微微覺得有些糊味才反應過來,連忙將火撲滅,將叫花飯取了出來。幸好隻是有一隻叫花山雞有些糊了,其他的都很美味。
眾人一邊吃著晚飯,孟西行一邊分配大家做什麼,因為整個方法是他說的,大家都很配合。
初揚看著眾誌成城的樣子,第一次感覺到團結的力量,心裏暖烘烘的。而末了,孟西行不忘說這個點子是初揚想的,眾人看她的眼光中都多了一層敬佩,初揚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無比開心。
吃過晚飯後,所有人就各司其職。
唐邵之和紀寧笙負責砍竹子,蕭三水就負責將竹子削成薄片。別看蕭三水那一把大刀,削下去快而穩,看著賞心悅目。而阿瓜因為在伏醉樓裏就是負責給各位姑娘縫補衣裳,所以縫羊皮卷的活就交給他來做。孟西行負責編個大籃子,而其他人就負責砍藤蔓,再將它們擰成一股繩。
哦,忘了提,提出這個點子的初揚啥事都沒有,正小口小口吃著最後一隻兔腿,簡直是太美味了。
其實不能怪她懶惰,實在是孟西行沒給她安排任何活計。不過,看看這些活,她自問沒哪樣做得來,她從未做過女工,也不會編竹篾,更不會蕭三水那一刀下去,仿佛能雕出一朵蘿卜花的絕活。所以她很有自知之明地坐在一旁觀賞著大家,然後啃完兔腿,繼續吃野果。
這麼吃著吃著也困了,不知不覺就伏在火堆邊睡著了。
待初揚再醒過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眾人陸陸續續醒來,而在不遠處,擺放了一個新的”孔明燈”。
初揚跑過去,繞著那個孔明燈轉了兩圈,隻覺得他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就地取材,居然能做出一個這麼漂亮的孔明燈,真是太偉大了。
吃早飯的時候,有人問了一個問題:“如果風是向我們這邊刮,我們是不是就到不了對麵了?”
這人說出了當前的實情: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東風何時來?
眾人將目光再次看向初揚,這回眼裏殷切誠懇,仿佛初揚說現在刮的風就是對的,哪怕感受到這風向是錯的,大家也會信她一般。
這種高度的信任,初揚覺得壓力甚大,早知昨天就應該讓孟西行不要和大家說這個點子是她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