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泰山(一)(1 / 2)

["於是,提某某繼續為她講解著有關泰山的文化。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泰山南麓的大墳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

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跡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台、猛虎溝等。神山、文化寶庫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征,成為一座神聖的山。先秦時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曆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曆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幹計的詩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嶽》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岩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曆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曆經幾千年文化積澱,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相傳遠古時代就有72位首領來此巡狩祭祀。自秦以降,中國古代有12位帝王來此封禪朝拜。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留下五大夫鬆的傳說;漢武帝八登泰山,驚歎“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在泰山封禪祭祀成為中國曆史上一種極其隆重的曠世大典。被人認為凡是異性而起或功高顯德的帝王,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他便有資格到泰山報告成功,答謝受命於天之恩,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曆代傳統。”

在提某某的講解中,馮秀越發喜歡泰山,一件兒時她曾親身經曆的故事突然間浮現在馮秀的腦海中。

‘佛手’是一種植物的名字。在大概**歲的時候,秀曾和鄰居家的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兒一起也爬過這樣的山峰,她和那位女孩兒聊得很投緣,哦不,用聊字不太貼切,應該用比劃二字才能夠說得透徹,因為鄰家的女孩兒是一位不會說話的失語者。

因為老師給她們的暑假功課中有一項任務是找到一種叫‘佛手’的植物,然後拿回家裏養,直至暑假結束後拿到班級裏,展示給同學們看,看誰的佛手養的最好。事實上老師的用意不在佛手上,而是在培養學生們的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