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邵家上一期推出的飲品,就是奇妙紅茶了,多年來,奇妙紅茶的代言人一直是袁萱,兩者已經形成綁定關係,人們說到袁萱就會想起奇妙紅茶,說起奇妙紅茶就會想起袁萱。如今袁萱成了邵家的少奶奶,這種綁定關係就愈加明顯,邵安白也沒想過換掉袁萱,這可不是給自家媳婦走後門,而是出於商業利益角度的考慮所做的決策。
從奇妙紅茶的成長經曆不難看出,一個合適的代言人是多麼重要,如今邵家又要推新品,還是在邵安白受傷,負麵傳聞不斷的節骨眼上,這個代言人就更需慎重考慮了。
對於這項差事,袁萱還是有信心的,雖說離開娛樂圈幾個月,但她到底經營了個影視公司,不可能對娛樂圈的動向完全屏蔽,最近有哪些新人冒頭了,各家影視公司即將力捧的新人是誰,她都了如指掌。
正式著手代言人的挑選,袁萱才知道各家經紀人在爭奪資源時是多麼不容易,剛有風聲放出去,就有十幾個經紀人聯係她,向她推薦自家旗下藝人做代言人。
袁萱看了看自薦者的資料,這其中不乏已經很有名氣的藝人,有兩個甚至比她出道還早,隻是名氣稍遜於她而已。
是選出道多年,有粉絲和市場基礎的藝人做代言,還是選擇如當年的她一樣的純新人做代言,這是個問題。袁萱深思熟慮幾天,覺得想順利打響產品的名氣,選擇當紅藝人要比選新人更保險。
就如當年奇妙紅茶最先考慮的代言人也是當時很紅的邵路和許美,也隻有邵安白這種商界奇葩才敢選她這麼個小透明。
但她是特例,不是每個新人剛出道就能掀起全民黑且順利洗白,所有環節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得新上市的飲品形象受損。
作為藝人,袁萱以前覺得即便真在代言期間出現實打實的負麵新聞,最多也就是損失幾個商業合作和代言,真會因此要求藝人索賠的案例寥寥無幾,畢竟代言人的選擇是雙向選擇,商家在選定代言人的同時,就該承受一部分可能由代言人導致的風險。
但現在,她站在商家的角度看待同一問題,才發現以前的想法太簡單,也太不負責任。藝人就算真爆出沒法繼續混圈的黑料,至少也有以前積累的資本,退居幕後幹點別的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商家受連累後卻沒有回頭路,任何細微的差錯都可能引發一個企業的危機,這可是幾百人上千人的飯碗啊!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袁萱表示亞曆山大,看哪個藝人都覺得不適合,尤其那些黑曆史一籮筐的,她真怕哪天突然被狗仔爆出來,影響她們的品牌形象。
看袁萱糾結的連飯都吃不下,邵安白納悶了:“怎麼了?選代言人遇到麻煩了?”
袁萱苦著臉,把自己的擔憂說了說,邵安白聽後哈哈大笑:“要是每個商家都像你考慮這麼多,大概就不需要代言人了。”
袁萱送他兩個大白眼,有必要這麼嘲笑她嗎!
邵安白忍住笑,摟住袁萱耐心地給她講解:“其實你沒必要把代言人想得那麼複雜,商家為什麼要為產品選擇代言人,而且大部分代言人都是明星?還不是因為明星有熱度,有關注度,有話題嗎,產品借著明星的熱度做市場推廣,明星借著產品提高自身商業價值和逼格,這是雙贏。”
袁萱點頭,這點原理她還是懂的。
邵安白繼續說:“既然如此,為什麼產品不全選那些最紅最有名氣的藝人?反正他們是娛樂圈最有曝光度的人,和他們合作,產品指定不缺銷量。”
袁萱想了想,試探地回答:“越紅的藝人,身上的代言越多,有些種類相近的品牌如果都選這個人當代言人,可能會引起大眾的混淆,模糊了品牌的概念?”
邵安白點頭:“這是其一,還有一點,品牌方會考慮藝人的定位是否符合品牌形象,藝人的粉絲是否和產品受眾重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打個比方,一款主打青少年的手機,會選四五十歲的明星當代言人嗎?不會,因為很多青少年可能根本不認識這人是誰,這就達不到借助代言人宣傳推廣產品的目的。”
“不過現在有些商家並不是親自去選代言人,而是把廣告合約簽給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甄選。代理人選代言人就不一定按照傳統的市場標準,他們可能更傾向於關係戶和那些肯給他們好處的藝人,所以有些品牌的代言人一季一換,也不見得多符合產品的定位,不過這類品牌本身就有很強的市場基礎,消費群體穩定,代言人具體選誰,差別不大。”
袁萱對此深有感觸,她大紅之後,不僅有商家找上門,還有些圈內著名的廣告代理找她,給她的代言也是五花八門,不過她向來走高大上路線,某些中低端的產品就被略過去了。
對明星而言,什麼產品都代言也不是好事,就像袁萱,正因為她第一個代言就是奇妙紅茶這種雖然大眾但逼格頗高的產品,她才能在日後的代言中掌握更多主動性,因為更高端的商家會覺得,這個藝人很有品位,很符合自家高端產品的形象。
明星如果在沒紅的時期接些低檔代言,影響還不算大,可怕的是明星本身已經很有地位了,還要去接低端品牌,拍一看就很low的廣告。幾年前有個很出名的歌手,他的歌流傳度非常廣,自身形象也很完美,就因為拍了個城鄉結合部風格的低端服裝品牌廣告,導致他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更好的廣告資源,人家一說他就會想起那廣告,簡直魔性。
“所以你在選代言人的時候,可以看看候選人的粉絲市場,話題度新聞度,以及他過往的代言履曆。各方麵都符合,就可以入選,至於黑曆史,放眼整個娛樂圈恐怕也找不出幾個沒有的吧。”
這倒是,袁萱深深讚同,在這個圈子裏,沒有黑料也能被別人杜撰出大把黑料,有沒有證據證明這些黑料的真實性並不重要,反正大眾是當真了。
隻要這個藝人的團隊給力,每當有黑料爆發都能及時壓下去,最好根本不讓這些所謂黑料見光,就可以了。
“取經”之後的袁萱再看候選人資料,思路就清晰多了,迅速篩掉一部分明顯不合適的人選,再考察剩下幾個的資料,與此同時,她也擴大範圍,打算從整個娛樂圈裏撈到一條真正適合新品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