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農家苦菜花(2 / 2)

隻能又躺回了茅草堆上,沒勇氣再撞第二次了,實在是太痛、太太太痛了!

季善因此不得不消極的思考起如果自己真的回不去了,要怎麼才能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時空活下去來。

原主並不是父母親生的,而是周氏嫁進季家後,幾年都沒開懷,去廟裏上香求子回程時,半路撿到的,因聽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過,有了孩子就能招來孩子,於是壯膽將她帶回了家。

萬幸季大山雖很不高興要養別人的孩子,還是個丫頭片子,其母季婆子卻覺得指不定養了這個丫頭,就真能為自家招來孫子呢?

拍板留下了她,還抱著她去村口的裏正家請裏正給她起了個名字,便是季善了,寓意‘積福行善’。

可惜原主到季家足足四年,還是沒能為季家招來一男半女,別季大山一年比一年火大了,便是季婆子的臉色也一年比一年難看,惟有周氏一直當她親生女兒一樣疼愛,總是盡可能的對她好、護著她。

又過了半年,周氏還是沒能懷上身孕,季大山已經在計劃著要將原主給賣了,然後用賣她的錢,自己再添點兒,賃個妾回來給自己生兒子,給季家傳宗接代了。

因原主長得好,他很快連買家都找好了,訂金也收了。

萬幸在買家到季家帶人的頭一,周氏終於診出了身孕,哭著求季大山和季婆子留下原主,母子兩個怕周氏動了胎氣,到底還是如她所願,留下了原主。

隻不過之後原主的日子更難過了,還沒灶台高呢,就得每日從早到外不停的做家務,稍有遲疑委屈,便會招來季大山或是季婆子的一頓打罵。

等到周氏十月懷胎,終於生下一對兒龍鳳胎後,原主以為自己日子總能好過些了。

沒想到有了親生的兒子孫子,季大山與季婆子待她更差了,畢竟她多吃一口飯,多穿一件衣,他們的兒子孫子就得少吃一口飯,少穿一件衣,簡直就是白白浪費!

季大山便又生出了要賣原主的心,還是季婆子想著原主已經能幫著家裏做不少的事兒,還能幫著帶弟弟妹妹了,要是賣了她,周氏忙不過來時,辛苦受累的就得是她自己了,不許季大山賣原主。

原主才能得以繼續在季家待下去,隻忍饑挨餓、非打即罵越發升級成了一日三餐,許多時候還要加宵夜。

周氏一開始還是會盡可能護著她,但周氏縱終於生了龍鳳胎,因怯弱了多年,在婆婆和丈夫麵前還是沒有底氣,自己尚且要受氣;又要忙著帶自己兩個親生的孩子,家裏家外的忙活兒,也的確分不出多少心力在原主身上。

漸漸自然也顧不上原主了。

原主隻能自生自滅,再苦再累再委屈,也惟有和著眼淚都吞進肚子裏,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才熬到長到了十六歲的。

十日前,鎮上的王員外偶然經過季家村,看到了在河邊洗衣裳的原主,驚為人,讓隨從打聽清楚是誰家的閨女後,第二日就打發媒婆上門,要聘原主做自己的第五房妾,聘禮是整整五十兩銀子。

季大山和季婆子都高興瘋了。

五十兩銀子上好的水田都能買十畝了,簡直賺大發了!

立刻便答應了媒婆的要求,五日後粉轎登門抬人,壓根兒連問都沒問過原主半句願不願意。

亦連周氏,都覺著原主能嫁到鎮上的大戶人家去過好日子,也算是有福了,總比她仍留在自家,動輒打罵,忍饑挨餓,還不定什麼時候便會被季大山給賣到不知哪裏去的強。

原主徹底絕望了,想到自己打兒便一直為家裏做牛做馬,日子過得比黃連還苦,結果還是換不來一個哪怕稍微好些的結果,還是要被賣給一個年紀當自己爺爺都綽綽有餘了的老頭兒作妾,又氣又痛之下,在王員外的粉轎登門之前,將自己懸到了房梁上。

王員外自是勃然大怒,把五十兩聘銀都收回去了不,還指使隨從,把季家砸了個稀巴爛,又放了一通狠話,讓季大山心一點,不然一定讓他‘連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當鬼都隻能當個糊塗鬼’,揚長而去了。

直把季大山和季婆子都氣了個半死,立刻就要將原主的屍身扔到荒郊野外喂野狗去。

還是周氏見她還有一口氣在,跪下又哭又求,還隻有原主活著,他們才能好歹挽回一點損失,要是死了,就真是一點損失挽不回不,這些年也都白養她了,且試試她還能不能活下去吧。

才算讓季大山和季婆子同意,將原主給扔到了柴房裏,卻不許給她東西吃,更不可能給她請大夫了,總之她能活他們就賣幾兩銀子挽回損失,不能也給人家結陰親去,好歹總能討得一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