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十五年後(八)(2 / 3)

第二日一早,沈恒便帶著沈槿,趕在城門剛開之時,快馬加鞭出了京,直奔通州碼頭而去。

餘下季善帶著沈樾沈植用過早飯,便打發了沈樾去吏部給沈恒告假、遞折子,沈植年紀還小,便由浚生帶著,去了禦史台給沈恒的上峰同僚們送信。

季善自己隨後則遞了牌子到宮門,等候皇後召見,然後去了誠親王府見羅大人和羅晨曦。

羅大人與羅晨曦聽得沈九林病重,沈恒已帶著沈槿先趕回去了,想到沈九林的年紀,父女兩個如何猜不到沈九林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

羅大人不由歎道:“沒辦法,孩子們在長大,父母也在變老,終究都要經曆這一日的。隻可惜子晟公務繁忙,不能擅離職守,已是好久不曾盡孝於雙親膝下,此番更是連最後一程都沒能……子欲養而親不待,忠孝終究難兩全啊!”

羅晨曦則道:“那善善,你豈不是也很快要帶著樾哥兒植哥兒回清溪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盡管開口,家裏你也盡管放心,我會替你照看好,管保將來你們回來時,與現在沒有絲毫的變化。”

季善道:“有晨曦你這句話我就安心了,就是恩師隻能你和妹夫多盡心了,等將來我們回來了,再好生承歡於恩師膝下。若恩師什麼時候想回會寧去瞧一瞧了,就打發人送個信兒,我們去會寧接您,若您願意,還可以去清溪瞧一瞧,肯定全家人都會很高興的。”

羅大人點頭,“我會的,早就想回會寧去故地重遊了,隻一直時間不合適,這麼多年了,肯定變化不小吧?等明年開了春,或是下半年,我一定帶了奕哥兒,回去瞧一瞧。”

當下爺兒幾個又說了一會兒話,自然季善沒忘記與羅大人說最關鍵的,然後方告了辭,又去了程家見程老夫人。

程老夫人聽得沈九林不好了,也是一陣歎息,“上次見親家公時,瞧著還挺硬朗的,怎麼忽然就……也是,上次親家公已是快七十的人了,這又過幾年了,可不得更老嗎?也算是喜喪了。就是這先走的人倒是一了百了的,剩下的人可就難了,等善善你回去了,可得好生安慰你婆婆一番才是,她肯定比你們都傷心。”

心裏雖舍不得女兒和外孫們,更怕這一別,她也連女兒和外孫們最後一麵都見不到,可孝字當先,卻是一字都不能說。

季善卻很明白她的心,道:“娘放心,我會好生安慰我婆婆,也會將您的心意帶到的。您自己也要保重身體,等我和你外孫們回來,槿哥兒回來就要與公主成親了,您難道不想抱重外孫、重外孫女呢?恩師已經說了,明年一定要帶了奕哥兒,回會寧去瞧瞧,您到時候也可以一起去,說了這麼多年要去會寧,總算要真的實現了。”

程老夫人一想也是,女兒女婿和外孫們要守孝,不能提前進京來看她,但山不來就她,她可以去就山,她去會寧去清溪看他們不也是一樣?反正她也是這麼大年紀的人,早不忌諱那些個有的沒的了。

心裏這才輕鬆了好些,道:“好啊,到時候我就同了羅大人一起去,也瞧瞧你和姑爺打小兒生長的地方,這女兒都嫁給他們沈家二十幾年了,還沒去親家家裏瞧過呢,是該去瞧瞧才是。”

“那我婆婆一定很高興。她跟娘那麼投緣,肯定我回去一告訴她,她便會日日掰著指頭的等著娘了,娘可不能讓她白等才是……”

季善又陪著程老夫人說了半日話兒,還趁程老夫人逗重孫子重孫女們玩笑時,與程大太太低語了一回,待在娘家吃過午飯,方離開了。

但也沒就此回家,而是又去了孟家,看孟競和褚氏有沒有什麼書信東西要帶回去給各自親人的,雖然因為之前趙琰與彤彤成親,兩邊的親人都來了,該帶的都已帶走了,季善還是決定再問一問,順道也是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