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東城,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布政坊,挨著皇宮並不算遠,而國舅爺府,就坐落於此。
這是一座極為闊氣顯貴的老宅子,保存得很好,需要重新修繕的地方都非常少。
雖是住前人之地,卻並不顯得委屈,因為曾住過這裏的人,都在曆史的長篇繪卷上,親手留下了一筆關於自己的傳奇,故而這座位於布政坊的宅邸,也為無數官場後輩們心神往之,仿佛隻要有朝一日自己住進去了,前方便是一片坦途,平步青雲,宰執下,已經是指日可待的必然之事。
這位國舅爺姓楊,名“釗蒲”二字,文武兼修,年輕的時候曾為一地縣尉,因政績斐然,再加上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被吏部一路平調到了京城,是平調,但從地方一路到了長安,這絕對算是步步高升了。
而在數個月前,楊釗蒲迎來了他此生最大的機緣。
是命數如此?
亦或是人事所為?
總之,他的親妹妹,在一次出遊的時候,恰好被微服私訪的新帝看見,當時便驚為人,回宮之後,便急不可耐地派人將其迎入了皇宮,封貴妃之位。
從此之後,大洛的新王便不再早朝,不但如此,這位子竟還驅走了三宮六院的所有嬪妃,獨寵此女一人,聖恩浩蕩,為世人所震驚,而楊釗蒲亦從此得勢,一發不可收拾。
短短數月,他便已經入主了正常官員一輩子都不得其門而入的布政坊,領勳爵,得官位,這是何等可怕的攀爬速度?
最讓人忌憚的是,他並不像是一個陡然而富,得意忘形,乃至於處處得罪人的泥腿子,像那樣的人,哪怕一時得勢,遲早也會還回來,所以並不可怕,但楊釗蒲不同,他這一路走來,根基打得極為牢固,無論是為政,還是待人接物,都讓人挑不出一絲一毫的毛病來,該交好籠絡的,他絕不會自持身份,是敵人的,他的手段便讓人防不勝防,這樣一個人,試問誰會不畏懼呢?
所以無怪朝中的一些人,寧可摒棄前嫌,也要結成暗中聯盟,共同對付這位大洛的新晉貴人。
------
楊府很大,但其實人並不多,除開楊釗蒲所收的十二義子之外,就隻有一些普通的仆役罷了,這位朝廷新貴,大洛的國舅爺,在生活上遠沒有外界所想象的那麼鋪張奢華,相反,如果有人能近距離看到楊釗蒲的生活,隻會驚得瞠目結舌。
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皺紋,故而看著並不顯老,望著約莫三十歲罷了,五官極為俊朗,眉眼生得極為有氣勢,三縷長髯,布衣高冠,頗有一位儒士風采。
幾乎跟門板一樣大的八仙桌上,卻隻在靠著他這邊擺了一碗摻了一些紫薯一起蒸煮的米飯,而下飯的,也就是一碟還留有幾分春意的脆生醃蘿卜罷了,在其左手邊,另外還有一個琉璃碗,裝著一碗晶瑩剔透的湯汁。
很難想象,這就是他每吃的。
不過到底這國舅爺還是國舅爺,因為桌上擺有一物,其價值便難以簡單用錢財去衡量了。
那是一雙筷子,咋一看,一般人興許會覺得有些奇怪,因為大家所用的筷子向來都是直來直去的,無非就是一頭大一頭罷了,但這一雙明顯不是,兩根筷子不但長短不一,而還略有些彎曲,表麵更是凹凸不平,就好像是兩根剛從樹上折下來的樹枝,看起來十分粗糙。
但隻有識貨的人,才知道,這是一雙千金難買的玉筷,而且這不是普通的玉,而是古玉,之所以連該有的打磨也不經過,因為這就是一雙生的玉筷,此乃地所造,饒你人間匠人再有如何的鬼斧神工,也做不出這樣的模樣來。
它也沒什麼其他的作用,唯能識世間一切毒,哪怕隻有微不足道的一點,筷子也會立刻變色,提醒主人,所以就連長期地對其下劑量的毒藥也不可能。
雖然飯菜都很簡單,甚至對於普通人家而言,都顯得有些簡陋了,可他卻吃的很慢,細嚼慢咽的樣子,仿佛在品嚐絕世珍饈,一口脆蘿卜,一口飯,偶爾停下來,再喝一口湯潤潤嗓子。
等到外麵的孩子們闖進來的時候,他剛好才吃完了第一碗,不等旁邊的仆役話,半邊臉都高高地腫了起來的楊巳正想上前,卻發現前方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道無形的壁壘,他剛剛才抬起的腳,卻怎麼也落不下去,心裏清楚義父的意思,他隻能默默地又退了回去,心中忐忑,無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