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遠離江湖事(1 / 2)

他一直都是個喜歡自己跟自己作對的人。

幼時不愛習武,卻又不得不習武,這是沒得逃,也沒得選的事。

由於身世原因,他本就一直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有一種然的疏離與淡漠之感,什麼武道爭鋒,山巔盛景,對他而言,毫無意義,這就好比有人搬了一箱金燦燦的黃金前去誘惑那些一心向道的出世之人一般,並非是因為黃金不珍貴,所以不動心,而是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些黃白之物就宛如路邊的石頭一樣,他們看了連撿都懶得撿起,這是心境上的差別。

他向來都喜歡逃避,因為他自覺一個剛出生便被遺棄的孤兒,是無需向任何人負責,也無需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的。

再加上年幼時,他便已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這導致他本能地對習武練功一事,產生了排斥,甚至是恐懼感,因為在他幼的心靈中,覺得越是努力修行,最後離死亡便會越近,有自保之力,也就足夠了,再往上,他是毫無念想的。

正因為如此,哪怕長大後的他不願讓老辛等人失望,卻還是耐不住自己潛意識裏對修行的排斥,一直渾噩度日,哪怕吹笛撫琴,都不願努力修行,直到那件事之後,他在草原上甚至還猶豫了整整三個月,才終於下定決心到了長安。

來到長安這座陌生的城池之後,他本想低調行事,慢慢進行調查,卻未曾想,陰差陽錯,竟一步一步地被架到了那個他本不想站上的位置上,縱然實力是夠了,可他的心境,卻根本不與之匹配。

尤其是袁老那具人間化身,亦一心隻管去報當年被贈武運的因果,哪怕是揠苗助長,他也不在乎,畢竟在他看來,神君的轉世之身,怎麼都不該如此不堪,自己如何去喂他,他也能撐得下,根本無需擔心。

他卻忘了,李輕塵與神君,卻是截然不同地兩世人。

之後在那蘊藏有六丁神火的玄妙丹爐中重塑本源,在緊要關頭,亦是靠著前世神君所留最後一絲力量,強行蒙蔽了他的道心,才得以安然度過難關,不過他並非真正改變,隻是暫時被蒙蔽了心智罷了,當他又撞上老王這件事後,終於是從內到外,徹底開始崩潰。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他應受之劫。

武道修行,他當然不願就這樣輕易放棄,因為老辛等人的仇,他還沒來得及報,可與此同時,童年記憶裏,那種對於死亡的恐懼,再度因為老王的事而襲上心頭,在他看來,自己的修為越高,隻會給他人,給自己帶來越多的不幸,讓越多的人牽扯其中,故而他寧可自行沉淪,也懶得多想辦法,該如何去恢複修為。

離開了沈劍心等人之後,他低著頭,順著擁擠的人潮,步行離開了長安,這一來一去,在長安待了月餘,卻已有恍若隔世之感。

------

離開一切紛擾已有大半個月,最後就連青衫瘦馬,也給一並變賣換取錢財的李輕塵,最終在一座山南道邊緣的鎮裏尋了個最普通的,酒樓夥計的活兒,就這麼住了下來。

一日三餐皆由酒樓負責,住在倉房裏,夜裏還得代為看守此地,雖然銀錢也不多,可他倒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開銷的地方,最主要的,無非就是消愁的酒了。

鎮地處偏僻,宛若世外桃源一般,來往這裏的外人並不多,消息不通,故而他們尚不知長安城內所發生的一切,更何況就算是知道了,也不過就是多了一些茶餘飯後與人閑談的資本笑料,卻絕不可能想到眼前這酒樓夥計竟然就是那位橫空出世,卻又突然消失的雛鳳。

在那麼大的長安城裏都曾嶄露頭角,引動一時風雲的少年英才,離他們太遠太遠,而李輕塵這個夥計,卻是看得見,碰的著,真實存在的人,故而誰也不會將這兩個人聯係到一起。

鎮上這些生活閑逸的男人們倒是沒有怎麼注意這位外鄉少年,之後倒是有不少懷春少女與那些從不知道害臊為何物的婆姨們特意跑來酒樓,些葷話調戲這位一直沉默寡言,臉上從未見笑容,聽掌櫃的,叫做忘憂的英俊哥。

每的生活一眼便看得到頭,無非就是早起打掃一番,然後開門迎客,傳送菜肴的同時,偶爾也去廚房幫幫下手,毫無新意可言,事實上,莫鎮子裏的人了,世上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跟他的區別就隻在於內容而已,其本質也依然是無趣的重複,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日子一眼就看得到頭,不會有任何意外,所以卻反倒讓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