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女子姓郭,名采羽,雙十之齡,母親早逝,父親曾是渝州鎮武司的一名武侯,隻可惜在其七歲之時便已戰死在外,因其父生前與渝州沈家的老爺,也就是沈劍心的父親來往甚密,故一直被沈劍心的父親視為自家孩子看待,之後更是當眾收為了義女,後也是得沈家資助,方才得以進入渝州鎮武司中學藝。
她這一身修為沒有絲毫水分,皆是靠著年複一年的刻苦習練,辛辛苦苦才打磨而出,於人榜之上最高曾列第八,從而被渝州鎮武司寄予厚望培養。
少女一向好強,而這一柄重達百斤的寒鐵重劍便是證明,自煉體境開始,便常年背負在身上,既可溫養劍意,也可打熬體魄,這下三品的底子打得極好,哪怕是李輕塵見了,也得道一聲厲害。
郭采羽翻手解下了身後所負的寒鐵重劍,僅以單手持之,竟不見絲毫吃力之感,隨意舞動,舉重若輕,直看得四周觀戰之人喝彩連連,道一聲果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郭采羽揚起手中那柄大如門板的寒鐵重劍,沉聲提醒道:“我如今已是四品大成的修為,寒玉冰心訣也已入第六重,五,心了。”
沈劍心麵露溫潤的笑意,抱拳道:“郭姐姐,五前些日子僥幸突破,如今也是四品大成的修為,還請郭姐姐指教!”
郭采羽聞言,頓時輕哼了一聲,因自的特殊經曆,她一向都是獨來獨往,完全醉心於武道修行,不問世事,但其實她也是個麵冷心熱之人,雖對於其他人的態度一向十分冷淡,可對這個弟弟,她與義父的想法是一樣的,那就是讓他趕緊死了練武的心,回去繼承家業,畢竟出來闖江湖的,最後又能有幾個善終,她父親便是其一,故而越是親近,她就越是不想讓他陷進這座江湖。
真正疼愛一個人,是絕不會硬逼對方辛苦闖出什麼名堂的,這世間,唯有平平安安才是真呀!
郭采羽一念至此,當即揮舞起手中重劍,朝著沈劍心狠狠地一劍劈落,重劍雖無鋒,但劍氣自可傷人,況且這百十來斤就算直接砸下去,也能砸死一片了。
她所修的寒玉冰心訣不但長於內功,輔以安定心神之效,更可讓劍氣附著一道寒霜,殺力倍增的同時,於不知不覺間浸入對手體內,短時間內自然看不出什麼,但越是拖下去,寒氣入體之後,動作便越是遲緩,最後隻能眼睜睜看著重劍臨身,卻抬不起手反抗,端得是厲害無比。
沈劍心對這位渝州來的郭姐姐十分了解,心知力量乃是對方的強項,故而他並不打算硬碰硬。
太玄劍經乃品真經之一,而何謂品真經,隻需兩個字便足以形容其厲害。
近道!
何為“道”,太上聖人於道德經開篇便講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玄,太玄也,無可言,隻能神會,但對於愚昧無知的世人而言,這便是“道”的一個不能算作缺點的缺點,因為至高無上,縹緲無定,故而根本無從談起,更別意會了。
故太上聖人又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以水為指,方道出了其半分玄妙,太玄劍經亦以此句為總綱,引領劍道!
水之道,滋潤萬物,卻不爭之,剛柔並濟,有容乃大,故而硬碰硬並不是太玄劍經的長處,或者並非它之劍道,但柔弱之處見剛強,於無聲處見驚濤拍岸,下劍道,莫能比之!
沈劍心身形變幻,隨心所欲而已,這便是太玄劍經的厲害之處了,並無什麼可以言的招數與章法,隨心,故無形,忘卻形骸,隨心而動,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這本品真經的威力。
所謂水無常勢,亦無常形,入得瓶中,即為瓶之形,入得杯中,即為杯之形,可成九瀑布,也可源遠流長,河道如何改變,河中的水也如何改變,落在劍道上,便在於一個後發製人,招數章法,皆視對手如何出招而定,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要如何走,他人亦不能看出其軌跡與規律,自然也就談不上破解了。
這,便是太玄劍經,下劍道之總綱!
身子一轉,長劍自那微不可查的一點間隙中猛地刺出,郭采羽見狀,心中一驚,趕忙以手中重劍橫擋!
沈劍心握劍的手腕尤若無骨,這乃是他自學劍之初便明白的一點,其實無論是劍道,還是拳道,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出拳是單純以手臂發力麼,當然不是,真正的發力點,在於腰身,武人全身一百零八個竅穴,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皆隨之而動,故而李輕塵但凡出拳,必定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