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宜入土!
這一日,整個牧雲城中,滿城白幡,紙錢飛舞,哀樂伴隨著慟哭聲響徹四野,一個龐大、連綿數百米的送喪隊伍從城主府出發,往牧雲城外的一座風水極佳的山穀中前行。
天地間肅穆一片,一列列黑甲騎士護在左右,每個甲士手臂上都纏有白布,甚至連他們胯下的青鱗馬額頭,都頂著白花。
在這支送喪隊伍的最前方,年過古稀的李若海身穿麻衣孝服,手捧蠱盆,手持白幡,一步一哭,哭聲中充滿了的哀傷。
李若海的身後,是李元周和一眾李府小輩,同樣穿著孝服,哭聲震天,跟著前麵的李若海亦步亦趨的前行。
再後麵,則是先前停放在李府靈堂中的一十七口紅木棺,或是李家後輩,或是李府下人,分為十七組,每組四人,各自抬著一口紅木棺材。
李長風並沒有跟在李若海兄弟身後開路,而是和三哥李家小輩一同抬著李父的棺槨走在十七口紅木棺的最前方,他親自抬棺,為的就是送李父最後一程。
盡管參加葬禮的人並不多,但送葬的隊伍卻是很長,原本留守城主府的玄甲騎士,盡數出動,除了少數甲士配著刀兵護衛四方,其餘者都被征用,充當這支送喪隊伍的儀仗隊。
常言道,雪中送炭者少,錦上添花者多!
李家勢弱,更被宗門混天道和情欲道排斥,所以此次來參加李父葬禮者並不多,除了項劍宇等人代表的混天道宗門外,也就剩下華夏皇室李家和李府的一眾姻親,其餘者能前來的已經寥寥無幾。
對此,李長風也沒有放在心上,他此時,如同一個普通人一樣,抬起李府的棺槨,心頭卻是不由的浮現出一絲絲的悲痛黯然之意。
“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容易傷春悲秋了?”
“明明早就對和那老家夥沒什麼感情了,為何還會悲傷?”
李長風心中自嘲,他覺得,自己肯定是被眼前的悲傷氛圍感染,所以才會不由自主的響起當初與李父相處的諸多畫麵,那些早就被他以往的曾經種種,卻像是發生在了昨日,曆曆在目!
送喪的路很長,卻也很短,明明一個多時辰的路程,李長風卻感覺眨眼就過去了,快到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山穀本無名,直到牧雲城建立之後,才有了名字,被取名為暮雲穀!
據李若海說,早在很多年前,李父就已經在暮雲穀中為自己選好了墓穴,並吩咐他,若有一日他死了,便將他葬在這裏。
李長風聽自己大哥提到這事情後,沉默不語,最終還是決定尊重李父的選擇,所以並沒有重新為李父選擇墓穴。
原本,他還想將從火焰之神托古斯身上剝離出來的神國作為李家的根基,讓李父葬於其中。
然,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李父的選擇,將李父葬域暮雲穀中。
暮雲穀並不大,卻是一處難得好地方,環山繞水,風水極佳,穀中葬著李家不少的族人,那些都是先前二十年間為李家戰死在沙場的族中後輩。
早在李長風等人來之前,便已經有李家子弟在暮雲穀中等待,並將葬禮相關事宜安排妥當。
“抬棺!”
“入土!”
“安葬!”
“豎碑!”
“.......”
伴隨著一位老者高喊,眾人按照原華夏帝國的葬禮習俗,送李父入土,並將事前準備好的石碑一應安置妥當。
不肖子孫,三跪九叩,恭送先人入土!
待李父入土,眾人才逐一將李家的其他死者入土安葬。
不過,對其他人,李長風便沒什麼感情了,除了站在八哥李元奇的墓碑前上了一炷香外,其餘的,皆是李家小輩,那需要他去祭拜!
待李家眾人安葬入土,其餘來客才一一來到李父墳前挽尊行禮,表示沉痛默哀,同時也會稍微安慰李家其他人一番,讓他們不要過度的傷心。
“師傅,怎麼了?”
項劍宇的一個弟子見自己師傅為李父主上香祭拜回來後,總是莫名盯著李家現任家主李若海方向走神,有些忍住不得開口詢問。
項劍宇聽到自己弟子詢問,當即搖搖頭,道:“沒事,可能是為師看錯了,我總覺得李若海身後那年輕人和當初的李師兄有些相像,隻不過那人太年輕了,應該是李家的某個後輩。”
“好了,既然李執事的葬禮已經完成,我們去和李家家主打聲招呼吧!”
“最近西方聯軍的動向有些詭異,我們需要盡快重建牧雲城,並將牧雲城中的陣法修複好,以免給了敵人可趁之機!”
項劍宇說完,帶著門下的四個弟子朝正在忙於應付來客的李若海走去,並提出了提前離開的意思!
畢竟這東西方戰場變幻莫測,宗門早就給他下了命令,讓他盡快重建牧雲城,修複好城中損壞陣法,為牧雲城附近幾個城池分擔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