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對方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味道就變了。起來,給李逵的這個直密閣已經是莫大的恩典。在元豐改製之前,這個官職是秘書省掌管圖書的官。很重要,相當於大宋藏書館的館長,地位超然,需要任職多年史官的經曆才會升任。
但元豐改製之後,李清臣把直館、直院之類的官職都給撤了,然後保留了一個直密閣的官職。
變成了沒有實權,沒有屬員,沒有官衙的三無官員。主要的工作就是,皇帝想起來了,招手即來,皇帝沒想起來,就隨便溜達的秘書省閑散官員。更多的時候,這個官職的作用是貼職,白了就是白領一份俸祿的官職。
“這直秘閣管多少人?”
“嗯,沒人可管。”
“在哪個衙門坐衙?”
“沒衙門。原先有,但如今直密閣撤了,就保留個官職。原先的衙門歸著作郎管了。”原屬於直秘閣的地盤,都讓著作郎給占了,李逵這個氣啊!
李逵整個人都不好了,連個官衙都沒有的從七品官職?這還是個官?他覺得自己得到的這官有點像是宦官,啥叫:‘皇帝出後宮,你跟著;皇帝回後宮,你回家?’尤其是皇帝不能輕易出皇宮,這官顯然是跟著皇帝在幾個大殿裏轉悠的閑職。
殿前的宦官也做這事?
他李逵能落下臉來跟郝隨這廝搶著做事?
就比如殿前押班宦官郝隨幹的就是這樣的事。隻不過,郝隨因為下麵剃幹淨了,能混進後宮。李逵因為沒過那道程序,混不進後宮。
可平日裏,郝隨也不能管理後宮的事啊!
他進後宮,是因為他的住處在宮裏的住處在後宮。又不是他需要跟著皇帝去管理後宮。
更過分的是,郝隨這廝還是從六品的殿前押班宦官,壓著他一頭。這官比宦官還不如啊!
見李逵一臉嫌棄的樣子,反倒是吏部來傳旨的官員心裏不平衡了起來,心中腹誹不已:“直密閣不香嗎?這可是皇帝身邊的寵臣?你丫知道多少人眼巴巴的想要做這個官,卻沒有機會?”
可沒辦法,別看自己從六,比李逵高兩級。可真要比起來,吏部的員外郎算個屁!
“李探花,你這官不了,主要是跟隨官家左右,平日裏也清閑,而且升官還快,愚兄仕途十多年,眼熱兄弟還沒機會呢?這是陛下對你的恩寵,往科的探花可沒有這等好事。”對方壓著心頭的難受勁,心:“你不要,給我呀!”
別看滿朝文武,四五品的高官,可真要比話管用,還不如這從七品的直秘閣。
吏部的官員實在受不了李逵對直秘閣的嫌棄,內心千瘡百孔的落荒而逃。
三叔公湊近眼巴巴的看著李逵手裏的釋福授官詔書,他老人家識字有限,但喜歡讀書,出門在外,都帶著個書箱。當然是派個人給他讀,他自己聽,然後瞎琢磨。
“人傑,啥官你如此沮喪?”三叔公看李逵的臉色不太好,顯然是對授予的官職不滿意。
“直秘閣,也不知道幹什麼的?”別看李逵在大宋已經混跡了三年多,可問題是,大宋的官職也是出奇的多,不少官職乍一聽,都有種讓他這個官場新丁長見識的新奇。
早有有識之士指出,大宋有三冗兩積。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費。還有兩積:積貧,積弱。
紹聖元年甲戌科取進士609人,官職的倒是全部授予。但實際上,真正得到官職的不到二百人。一部分趕赴各地擔任縣令、縣丞、教授等職。另外一部分被直接打發去了太學回爐。反正太學正這個官職自從設立之後,就沒有人數的限製。從九品的官,平日裏在太學裏給博士打雜,博士上課的時候,還要聽講,放學後收作業……這壓根就不是當官,而是在太學裏當班長。
其實,大宋真要是隻有進士可以授官,根本就不夠用。大宋有近100個縣, 80幾個州,4路,還有隸屬於京城的各個衙門,文官至少需要四五千之數。而且大宋長壽者不多,新科進士做官沒幾年,病故的也不少。三年出六百個進士也不夠用。
大宋可沒有舉人做官的先例,也沒有舉人這一法。隻有通過解試之後的舉子之,但舉子是不能做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