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大醉不起,軍情十萬火急,一分一秒都耽擱不得,夏侯惇心中也非常著急,情急之下看向曹丕,“那依你看來,這件事當如何處置?”
曹丕鼓起勇氣,主動請纓,“救急如救火,處置子健是,發兵救援是大,還是讓我代替子健去吧。”
“你要去?那鄴城這邊交給誰呢?”
曹丕自願前往,讓夏侯惇非常讚賞,相比之下,曹植的表現就實在令人大失所望。
曹丕滿懷真誠的:“鄴城這邊由老將軍和鍾大人打理,自然萬無一失。”
鍾大人就是鍾繇,深受曹操的倚重。
曹魏建國,鍾繇擔任相國一職,相當於僅次於曹操的二號人物,舉足輕重,無人能及。
夏侯惇做不了主,回去跟鍾繇商議,鍾繇心裏很清楚,曹操絕不會把兵權交給別人,一直以來帶兵打仗的統帥都由曹家和夏侯家的人擔任,連徐晃、張郃、張遼、樂進這些名將都沒有資格。
外姓武將獨當一麵,從於禁開始破例,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於禁獨領七軍,享受了別人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的特權,於禁之後,司馬懿則是把外姓統兵的權利進一步達到了頂峰。
曹丕算盤打的叮當響,這次出兵勝算極大,功勞跟白撿的一樣。
一方麵父親還沒有徹底陷入被動,身邊仍有數萬人馬,糧草輜重也能支撐一段時日,另一方麵,樂進薛悌也會壽春發兵,很明顯曹軍的兵力遠勝過劉循和孫權,又是在自己的地盤上作戰,兵員糧草足備,曹丕實在想象不到會有戰敗的可能。
經過夏侯惇和鍾繇一番慎重的考慮,最終答應了曹丕。
曹丕心中一陣狂喜,臉上卻不露聲色,匆匆換上盔甲,立刻誓師起兵,率領四萬大軍浩浩蕩蕩趕往葉縣。
樂進薛悌也響應號令,分出兩萬多人馬不停蹄趕往汝南,隨即向葉縣進發,不出幾日的功夫,便跟曹丕彙合了。
而劉循這一邊,鄭度奉命來到宜城,見到了劉備和孫權,孫權聽劉備要把武陵和長沙讓給劉循,著實吃了一驚,他臉上聲色不變,心裏卻翻江倒海,久久無法平靜。
之前,孫權並沒有跟劉備把話挑明,隻是,自己幫著他重新奪回南陽,作為回報,南郡理應歸自己所有。
而且孫權還切斷了劉備和荊州的聯係,就算他沒把話透,在孫權看來,武陵和長沙即便自己嘴上不,遲早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可他沒想到,劉備竟然如此狡猾,把武陵長沙給了劉循,而劉循,竟然也答應了。
一個真敢給,一個真敢要!
孫權心中非常不滿,他不相信劉備不知道他的用意,也不認為劉循不知道他的意圖。
盡管百般不滿,可孫權也無可奈何,總不能直接翻臉,把關係鬧僵吧,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向來是不會做的。
孫權強壓心頭怒火,耐著性子跟劉備和鄭度商議一起用兵的事情,很快三方達成一致,要一致對付曹操,不惜一切代價把曹操困死在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