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登上自己微博看了眼,最近的一條微博都是五年前,粉絲數這麼多年倒是沒怎麼掉,反而隨著這兩即將發布新歌的消息粉絲還漲了有幾萬。
微博粉絲不算多,一百萬出頭,比起他前妻那破億的粉絲數,這一百萬都不夠看的。
高歌擺弄了半軟件這才搞明白了怎麼上傳視頻,就連宣傳的文案都是徐鴻飛幫他寫好的,隻要複製發布即可。
看來徐鴻飛也知道讓他這個脫離社交軟件這麼多年的‘老人家’弄這玩意兒是個難題,索性一切都幫他搞好,隻需要他親自發條微博就行。
‘相隔十年,新歌首發@QQ音樂,這是一風格和以往不太一樣的歌,希望……’
高歌讀了遍宣傳文案便直接放棄了,文案酸死了,跟他性格根本不符。
他手在鍵盤上敲打了一番,一條微博轉眼便編輯好了,十分簡潔,“新歌《平凡之路》,下午兩點@QQ音樂。【視頻】”
微博發出後兩分鍾還沒有粉絲回複,高歌就放棄了,手機也被他扔到了一邊。
“我又沒有看錯?仙兒今居然發微博了?”名為‘高爺的一碗炸醬麵’的粉絲搶了個前排。
“今是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你們沒有看錯,不光發微博了,還發新歌了!”
刷新一下,這條微博下麵的評論就多出個百十條,點讚、轉發量也是肉眼可見的往上漲。
再然後,高歌的微博粉絲們沒有繼續在評論區討論,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視頻上。
不得不徐鴻飛除了是個知名作詞人外,還是一個合格的商人,深諳營銷炒作的門道,《平凡之路》的V便是將高歌以前多場演唱會的台前幕後剪輯到了一起。
作為青痛期樂隊成員之一,他手裏這種幕後的視頻還有不少,因為當時樂隊發展的勢頭不錯,經紀公司打算想效仿國外給樂隊拍個紀錄片。
沒成想視頻資料拍了不少樂隊卻分崩離析了,再加上後期經紀公司也覺得這個項目前途不明就中途放棄了,這些視頻資料還是徐鴻飛前些年買來的。
人到中年時不時地會回想過去,原本是當個紀念的,居然還有派上用場的那一。
當視頻開始播放,開頭便是年代感十足的畫質,演唱會的台上,鏡頭對準了台下上萬燥熱的男男女女,而帶領他們步入這場音樂狂歡的正是年輕時候的高歌。
微博新版本更新後視頻播放是可以顯示評論和彈幕的,粉絲們便借著彈幕互相交流起來。
“這場石家莊的演唱,我就在現場!”
“遇到同伴了,那我也去了。”
“好懷念當時啊,沒想到還能聽到高爺唱歌!”
“我靠,14秒鏡頭裏那個男的是我,哈哈哈,當時的穿著打扮好傻逼啊!”
音樂也隨之響起……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ViaVia】
【易碎的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沸騰著的不安著的】
【你要去哪 ViaVia】
【謎一樣的沉默著的】
【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短版V的彈幕突然多了二十幾秒的空白,緊接著一大堆彈幕襲來。
“……”
“我剛才聽到了什麼?”
“真的,剛才我眼角有些水花……”
“不騙大家,我真的哭了!”
文藝青年們的腦回路總是太過於感性,即很容易在歌曲、電影等文藝作品中代入自己的感情,去想象作者創作時的感情,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有些像做閱讀理解,作者都沒有想那麼深,讀者就已經幫作者把內容補全了,‘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我好喜歡第二段的歌詞,‘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隻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紮無法自拔,我曾經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絕望著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高歌牛逼!”
“僅通過一些媒體或者風言風語般的傳遞,是無法真正知曉一個人在一段時光裏究竟經曆了什麼的,大家對高歌的印象總是脫不開‘後丈夫’‘後前夫’等等諸如此類的標簽,卻早就忘了高歌也曾風靡整個華語樂壇,一度登上了華語樂壇頂峰。”
“頂著鋼盔句怕被人打得實話,論才華某後真的比不上高歌,作詞作曲編曲高歌哪樣不行?靠演唱別人的歌成為了後不覺得臉紅嗎?”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之前裴後發條有關高歌的微博,她的粉絲就各種嫌棄,覺得是高歌逼著對方發的,明明路人的觀感是裴秋給自己樹愛夫人設,也就她的粉絲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