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閣大學士張文正與幕府大老的交談結束,雙方一同走下亭台。
楚七發現幕府大老井伊直弼臉色並不怎麼好看,似乎是被訓斥了一番。
幕府對東洋的管理表現讓宗主國感到不滿,而作為一把手的井伊直弼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人在石川後樂園逛了一圈,井伊直弼心事重重,沒有了心情。楚七、芹澤鴨等錦衣衛、新選組的人則要保護各自的重要人物,欣賞後樂園的景致倒是其次。
“閣老大人,請您與大皇子殿下諸位暫且在江戶城多待幾日,在下會召集各位老中、奉行等人一同商議大明的提案,以求更好地應對西方列強帶來的壓力。”
井伊直弼一直送張文正等人到下榻的屋舍前,這才在新選組的保護下與幕府的大臣離開。
禮部尚書魏祚昌目送幕府眾人離去,以微不可聞的聲音對張文正道:“井伊直弼可以將事情辦妥嗎?北美那邊的種植園主可是向我們大明……”
張文正道:“如果不出意外,井伊直弼可以將事情辦好。我們大明帝國需要更強大的附庸來應對接下來的局勢。”
楚七在一旁無法聽清楚張文正和魏祚昌等高層的對話。不過他察覺到了大明打算對東洋幕府進行調整。
幕府大老、老中和其他大臣緊急召開會議,對宗主國的提案進行商討。
這種決定不是楚七能夠插手的,他負責保護使節團的安全也不意味著要時刻貼身保護,錦衣衛換成了幾輪值班巡邏。
“大人,我聽江戶城裏麵有一座我們大明商人開辦的酒屋,裏麵的酒品來自於我們大明,不如我們前去一觀?”百戶李延廣、郭瑭他們在休班的時候邀請楚七前去江戶城的酒屋。
楚七這幾日神經緊繃,正好也想要放鬆一陣,於是答應與他們前去。
大明的商人活躍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大明的藩屬國。藩屬國往往在宗主國的要求下給予商人關稅以及租金上的優惠,經商氛圍較好。
這一座酒屋采用的是大明與東洋風格的結合,占地非常之廣,足以容納五百位客人,可見背後的大明商人財力多麼雄厚。
在酒屋的正門還掛著紅色的燈籠,上麵用墨水寫著“明”字。
這是大明商人的產業,平日裏也沒有浪人敢在這裏鬧事。
作為宗主國,大明帝國對居住在江戶城的大明籍百姓具有領事裁判權,即大明的百姓在東洋適用的是大明律,受到大明使館的保護。
“原來是錦衣衛的官爺,請裏麵進,下至燒鍋、竹葉青,上到金華酒、西洋葡萄酒,都應有盡有!”
酒屋的店二明顯是大明口音,見到楚七他們身穿飛魚服來此,熱情地招呼他們。
錦衣衛在東洋、西洋等地惡名昭彰,不過他們卻是大明帝國暗地裏的庇護者,大明的百姓才能夠平穩地在外洋做生意。
“這裏倒是有幾分皇城的意味。”
“官爺過譽,這裏和皇城相比可差遠了,我們隻是本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