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的華爾街,早期的金融家、銀行家、工業主、報刊記者聚集在此地,他們豎起耳朵關注著前線的戰況,以做出對他們有利的決策。
戰爭的結果會影響到國家和工業的未來,更會影響到證券的價格,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消息傳到華爾街,都會引起這群草木皆兵之人的恐慌。
一個重要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悄然在華爾街傳開——合眾國的格蘭特將軍與法蘭西的巴讚將軍在葛底斯堡戰敗與投降,叛軍將在七日內占領華盛頓,並向費城、紐約、波士頓等大城市進軍。
這個可怕的消息一下子加劇了恐慌,所有聽聞這個消息的人都是傳播者,他們讓恐慌蔓延,不管是真是假,瘋狂跳水的國債、戰爭債券、公司債券價格已經說明合眾國的精英階級失去了信心。
“富國銀行破產了!”
在銀行券失去價值之後,開始有銀行承受不住壓力宣布破產。
富國銀行是為了開發加利福尼亞州等西部地區在紐約成立的私人銀行,賺取淘金熱帶來的收益。加州被占領後,再加上華爾街的危機,成立還不到十年的富國銀行就此倒閉。
銀行的破產加劇了華爾街的恐慌情緒,越來越多的銀行陷入了困境,他們手中握著的公司債券幾乎成為一張張廢紙。在麵對叛軍逼近工業區的危機中,除了軍火商仍然大發橫財以外,其他的工廠主已經無心生產,隻想要盡快將工廠轉讓出去。還有欠下債務的工廠宣布破產,銀行收不回債務,也因此受到牽連。
沒有人能夠理清楚失去信心的投資者之間的關係,骨牌效應席卷整個華爾街,這個新興不久的金融中心開始出現破產的銀行、公司、工廠。
一輛四輪馬車來到華爾街,《紐約每日時報》的創始人雷蒙德和瓊斯看到華爾街彌漫著悲觀的氛圍,觸目驚心。
“我來過華爾街幾次,從來沒有見過華爾街出現這樣的狀況,誇張來說,這裏的債券還不及生產它們的白紙價格高。報道這裏的情況固然會增加我們報紙的銷量,但是傳播這裏的悲觀情緒會引起紐約州居民的恐慌。”
“紐約州的其他報紙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連續對華爾街以及前線及進行了連篇的報道,它們的銷量比以往提升了至少一倍。《紐約論壇報》的格裏利更是在報紙中將前線戰事的失敗和華爾街的衰退歸咎於聯邦的體製,在報刊中鼓吹空想主義,不少民眾還將他的觀點視為聖經。為了我們每日時報的銷量,我們每日時報可能也需要盡可能誇大這裏發生的危機,戰爭時期精神緊繃的人們更加傾向於激進的觀點。”
“瓊斯,還記得我們以前創刊的時候說過的話嗎?我們要創一份純正、議論平和的報紙,區別紐約州花花綠綠的其他報紙,他們的報刊中充滿了偏激和花邊新聞。”
“太難了……你說林肯能否保住華盛頓?關於格蘭特將軍與巴讚將軍在葛底斯堡投降的消息在華爾街傳的有板有眼,估計多半是真的。現在最好的情況是承認聯盟國獨立,讓叛軍退兵,最壞的情況,我們就要成為另一個聯邦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