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2 / 2)

國會大廈的自由女神像仍然在靜靜地矗立著,大廈裏麵的議員們卻一度因為是否停戰求和而吵得不可開交,但是葛底斯堡會戰大敗之後,議員們幾乎都倒向了求和。哪怕是代表軍火商利益的代表也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再打下去聯邦可能就要沒了。沒有了聯邦,他們不一定能夠在新的國家像現在這樣如魚得水,總統人選可能會被奴隸主控製。

“國會決定任命總統閣下、麥克萊倫將軍、麥克道爾將軍……以上人員組建戰爭調解委員會,負責與聯盟國、德川幕府、大明帝國、法蘭西帝國、日不落帝國商談停戰事宜。我們不是投降,而是停戰。”

林肯鄭重地走到講台上,他的聲音低沉而哽咽:“很遺憾,我們的戰爭失敗了。這不是我們北方任何一個人的過錯,而是南方奴隸主的叛國行為,他們違背了幾十年前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本傑明·富蘭克林等先輩的意誌,違背了美利堅之精神。迫於亡國的壓力,我們將承認他們從聯邦獨立出去另外成立一個國家。但是,他們有一天會後悔今日之作為。當他們再次請求加入聯邦時,我也希望後人能夠放下昔日的仇恨,仁慈地接受他們。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是一個聯邦,隻是一個屋子分成了兩半。一個統一的美利堅才能夠應對帝國主義橫行的國際形勢……”

林肯的演講有巨大的感染力,一些議員也為之動容。

獨立戰爭過後,雖然美利堅仍然是一個小國,但是人口迅速增長,從幾百萬人到三千萬人,尚未經過開發的北美大陸到處都是資源,他們占據黃金之地,本應該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前景……

然而現在美利堅的夢想破滅了……

戰爭部長溫菲爾德·斯科特在林肯之後走上台,他要說的是更加殘酷和現實的內容:“在談判期間,明帝國遼東軍團和聯盟國傑克遜軍團將會進入華盛頓對全城進行戒嚴,直到簽訂停戰條約後再撤兵。他們保證在占領華盛頓期間不會私闖民宅,也不會幹影響此地的正常運轉,但是在簽訂停戰條約期間,他們的情報人員,也就是惡名昭彰的錦衣衛會密切關注歐陸各國的動靜,我們無法向歐陸求援。我們隻有盡快履行停戰的約定,才能夠恢複和平……另外聯盟國的總統戴維斯將會率領南方蓄奴州的議員北上華盛頓談判,他希望能夠和我們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

溫菲爾德·斯科特說到戴維斯不但要帶領聯盟國議員來耀武揚威,還要與他們建交,這簡直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侮辱。

“我們需要南方的棉花,南方也需要我們的工業品,如果我們放棄與他們的外交,他們可能會全部依賴對大明和歐陸的貿易,兩國的感情也會逐漸變淡,徹底背道而馳,因此我們……不得不與他們建交。”林肯畢竟是有經驗和見識之人,他知道既然南方十三州不可避免地脫離聯邦,那麼與他們打交道的規則也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