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讓皇帝出錢(1 / 2)

李德明繼位六十七年,作為皇帝他自詡工作勤勉兢兢業業。

如果說這個世上有什麼工作最不好做的話,李德明覺得大概就是當皇帝了。

管理帝國這麼大的疆域,管理這數億人口那裏是個輕鬆地活計啊。

自己當皇帝很累,下麵的官員也不知道幫自己分擔一點。

李德明舒緩了一口氣,在龍淵殿內緩緩張口:“繼續算。”

在麒麟殿的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遵旨。”

這旨意剛剛領完,麒麟殿內又是一片爭吵之聲。在座的都是帝國政要,現在卻吵的臉都不要了。

那個有著一口美髯的男子名叫楊廷建,乃是帝國審計部尚書。審計部獨立於三省六部之外直接聽命於皇帝陛下的差遣,專門負責審查各部預算開支。

帝國雖然大,但是錢用起來卻總是捉襟見肘,要是不算著花,這國家是撐不住的。

因為獨立於三省六部,所以楊廷建的審計部在計算預算並且質問各部的時候可是一點都不客氣。

楊廷建舉著手上的賬本氣勢洶洶的盯著工部尚書:“為什麼工部超出預算資金二點三億金元。”

麵對著審計部的質問,工部尚書還是一副好脾氣的說道:“今年工部開支極大。全國的道路要修葺維護,學堂要返修。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錢?年初,江淮水災,滄江衝垮了崇德、建麗、金水三城的大壩。一路水淹過去,毀損房屋田地無算。”

“大水退去,三城重修。修大壩要錢,給受災的民眾修建安置房要錢。再加上西北地區今年大旱,工部出錢修水庫。南邊那裏還在修軍艦,這些都是要錢的。”

“還有今年皇陵那邊地龍翻身,震毀了不少的建築。那也是要出錢維修的。我敢問楊大人,是路不修了,還是學堂不修了,還是受災百姓不管了,還是軍艦不造了,還是皇陵不建了?!”

“這……”楊廷建一時語塞。

那邊右相林長信淡淡的說道:“工部一年要管全國不少的工事,這些都要錢。今年一場大水,一場地震,工部超支一點也屬於正常。楊大人問下一個吧。”

林長信這算是給楊廷建打了個圓場,不然的話他對著工部尚書兩人僵硬在那,大家都下部了台。

工部尚書那邊完了,輪到了禮部。

楊廷建還沒開口呢,禮部尚書就開口哭窮。

“揚大人啊楊大人。不是我禮部哭窮啊。禮部管著天下禮儀還監管著這天下的學堂。年年撥款都是不足,不少學堂裏對貧寒學子的助學金都給的少了。楊大人,我的楊大人喲,我們禮部是真的沒錢啊。”

楊廷建不由得氣節。但是又不好得罪禮部尚書。因為禮部尚書說起來是個清貴職位,不比工部吏部兵部。但是禮部管著天下的學堂呢。天下教材都是由禮部編撰出版的。

楊廷建隻能把矛頭對準了下一個。

但是問詢了一圈,最後所有部門的賬目都是一分不差。

超支了,超了十億六千萬金元。但是每一筆賬目都是有來有去,看的是清清楚楚。而且看上去每一筆賬目都是必須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