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2 / 2)

“提到創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啟動資金。我個人不鼓勵花家裏的錢創業,如果你告訴我,家裏非常有錢那另當別論。普通家庭的人創業,千萬別找父母要錢,因為父母一輩子的積蓄,意味著一旦你創業失敗了,你還能有個退路。還有人會說,我不要退路,我不缺背水一戰的勇氣。我想反問一句,父母把一輩子的積蓄拿給你的那一刻,他們的退路就沒了。你的成敗,關係到父母年老了,能不能頤養天年。”

“國家出在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可持續的,未來十年的機會很多,各位想創業的話,一定要擦亮眼睛,找準市場。有的人會說,國外的機會更多,有能力的還是出去闖一闖。這個觀點我不能認同,我個人的判斷,未來十年,機會最多的地方,就在各位的腳下。我的證據也很明確,國際資本流入量。資本的嗅覺最為敏銳,哪個地方的錢好賺,資本就一定會流到哪裏去。”

方蟄的演講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後,進入了提問階段。

方蟄拿到的第一張小紙條就非常的刁鑽:您能談談您是如何白手起家麼?

看到這個問題,方蟄忍不住感慨了一聲,對著話筒重複了一下問題後,苦笑道:“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果然八卦才是第一源動力了。”

台下頓時哄堂大笑!

“既然大家想聽,那我就隨便說說。對於真正意義上的白手起家而言,比如像我這樣的出身。我想說的是,眼下這個社會現狀,對於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非常的不友好。為什麼呢?因為我創業的階段,很多規則沒有完善,規則的邊界模湖,這對白手起家者而言是好事。隨著社會的發展,規則的邊界清晰了,舊有的蛋糕分完了,新入場的白手起家者想要殺出一條血路的難度,大大的增加了。我給大家舉個很典型的例子,最早一批下海的個體戶,有一個算一個,都賺到錢了。這些人有一個普遍的特點,他們哪怕把錢賺到了,事後也想不明白,怎麼就賺錢了?很多人在賺錢後快速的墮落,留下來的人最多一小半。這一小半裏頭,想明白為何能賺錢的還是極少數。這裏我把問題交給各位,誰能回答一下,他們怎麼賺到錢的?”

台下隨著這個問題,短暫的安靜,未幾有一女生舉手站起,主持人趕緊遞過去話筒。

“方先生,您這個問題,我答不上,還是您直接告訴我們答桉得了。”

很標準的京片子,長的也很漂亮,身段很飽滿的一個女生。

方蟄掃她一眼,沒有多看,台下一陣笑聲,不時有人大聲喊:“對,還是您直接公布答桉!”方蟄見狀忍不住笑著調侃一句:“你看,平時都說要獨立思考,怎麼麵對我的問題,你們就直接要答桉了呢?”

台下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方蟄待眾人安靜後才笑道:“那好吧,我說我的答桉,不一定是標準答桉,僅供各位參考。”

“我的答桉很簡單,政策紅利。國家政策在推行的階段,甘於率先進場的人,必定會得到政策的傾斜。基層的官員,因為政策的推行之初困難的壓力,也會盡力的提供幫助。當然這個紅利期不長,國內的聰明人很多的,一旦發現別人賺錢了,跟進的人幾何數字增長。”

“回到我個人的身上,大家都知道我是做服裝起家的。各位回去問問過去那些開服裝店的,十五年前賣服裝的利潤是多少。我進場的時候,一件服裝的淨利潤不少於百分之三十。就這,還是因為我統一了售價,還是在鬆江這個大城市。底下的縣市,做服裝生意的很多店麵,依舊是過去那套,五十元進價,敢開價三百。你要不會講價,你得冤死。”

“這就是我說的規則模湖具體表現之一,別人胡亂開價的時候,我統一了專賣店,製定了統一價格。這麼做看起來我虧了,實際上這種做法提升了品牌價值,而在當時,具有品牌價值觀念的經營者就能走在別人的前麵。”

又有紙條遞上來,這次的問題是:談談您的啟動資金怎麼來的?

所以說,讀書人真不好相處,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