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並未散場(1 / 2)

大唐長安,丞相府中,慕子白緩步走出書房,看著天空陽光明媚,輕輕吐了口氣。

魏征看著他哼了一聲,道:“都說你愛書如命,怎麼剛進去兩個時辰就出來了?”

慕子白道:“心不靜,看書也沒有意義。”

魏征道:“老夫看書也幾十年了,在某些方麵或許比你更懂,要不要談談?”

慕子白輕輕點頭,便走入院中亭子,坐在了魏征麵前。

他也不見外,直接道:“關於前往女兒國一事,我心中不幹淨,所以下不了這個決心。”

魏征道:“哪裏不幹淨?”

慕子白想了片刻,卻是沒有說話。

魏征笑道:“我聽說你原名叫慕容白,是江南慕容世家的公子,自幼身體羸弱,故學佛研道,修煉法術強身。你天縱之才,對大道領悟深刻,愈發癡迷,以至厭倦世俗,最後為了逃婚幹脆離家出走,改名慕子白,拜入了大覺金仙門下,是嗎?”

作為大唐宰相,要查到這些並不難,慕子白沒有意外,隻是點了點頭。

魏征繼續道:“你心中不幹淨,是因為你還念著你的親人。你母親身體不好,你離家出走之後,她思念成疾,身體更是每況愈下,你偶爾也會回去一看,為其治療。”

“但此行女兒國,山高路遠,危險重重,你不知道幾年才能回來,甚至可能回不來。所以你擔憂你的母親,對嗎?”

慕子白對著魏征抱了抱拳,道:“請丞相解惑。”

魏征鄭重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篇想必你讀的比我多,可你又是否真正領悟了最後一句?或許你在想,若是遵循天道,則此行當去,若是遵循人道,則不該去。”

“可是,人道與天道,難道就真的衝突嗎?陰陽相衝,都有融合混沌之時,人道天道並不相悖,卻不能皆得?”

聽到這裏,慕子白騰地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光輝。

魏征道:“什麼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年輕人不要太死板。我言盡於此,接下來要看你的了。”

慕子白抱拳,深深鞠躬而下,道:“多謝魏丞相解惑,晚輩受益良多。”

他說完話,轉頭便朝天策府走去。

月明星係,烏鵲南飛。

夜空清澈,一封長信終於寫完。

慕子白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隻覺全身毛孔張開,整個人都舒暢了起來。

多年來,他與家人愈發疏遠,心中有無盡的內疚和遺憾,也有不被理解的苦痛。

這一封長信,他剖開了多年塵封的內心,將從小到大的所見所聞和感觸全部都寫了進去,闡述了自己對世俗的看法,對道的追求。

他相信母親看到這封信,會理解自己,會支持自己。

這樣,自己前往女兒國的心才會更踏實。

慕子白實在等不了,他直接衝了出去,他要讓這封信連夜發往江南,花再多的錢都沒有關係。

經過院子的時候,他看到了正在窗口看著月光的淩霜月,看到了白無憂房中燈火通明,雪千尋和白無憂正在說著什麼,也看到了葉青峰的房門緊閉,裏邊並沒有人。

這個夜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睡不著。

青河鎮中,一處小院四周燃著火光,兩個八仙桌拚到一起,十多個人都已經醉了。

秦大哥又端起了酒杯,滿臉通紅,大聲道:“青峰,秦大哥跟你說句知心話,這一趟你一定要去,就算是葉大哥在世,他也一定會讓你去的。葉家的種,沒有怕事兒的,沒有退縮的。”

“青河鎮,你不用擔心,有你們天策府的師兄弟們隨時照看著,出不了什麼事兒!我們雖然舍不得你,但你這是為天下做好事,你...你...那個什麼,你是英雄,是我們青河鎮的驕傲。”

說完話,又是一口幹了。

一個老頭也端起酒杯,大聲道:“青峰,我老頭...啊..你李叔,這麼多年走南闖北......”

“李老頭別廢話,這個時候吹什麼牛皮,你幹脆直接說你經常去長安聽說書就行。”

一個聲音打斷了他,四周眾人都哄笑了起來。

李老頭也不在意,擺了擺手:“那說書的走南闖北,我聽了他的故事,也算是半個走南闖北吧?我李老頭道理懂的不多,但至少知道一件事兒,就是去他媽女兒國這件事不丟人!光榮!葉老弟有個好兒子,若是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我們也不算辜負了他。”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喝到半夜都沒散場。

葉青峰也有些醉了,很多長輩和熟人給他說了很多話,有人感性,有人理性,有人粗魯,有人樸素。

但他們卻都是一個觀點:一定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