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章 滾(1 / 2)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登上城頭,看著下麵熱火朝的施工場麵,李二眼睛瞬間瞪的老大。

杜如晦也很迷惑,明明昨中午時候前來報名的百姓隻有區區一千兩百來人,而此時城下施工的人群粗略一看就不下數萬。

難道是這些百姓覺悟高?義務幫助官府修路?這不可能吧?

李二、杜如晦看不明白,其它人更看不明白。

望著緊張而有序的工地,所有人都是滿頭霧水。

隻有李承乾心裏清楚,下麵那些人其實都是些乞丐,或者‘丐幫’弟子。

想到前幾在西市與何老九的那次見麵,堂堂太子殿下直到現在還覺得一切是那麼不真實。

之前他一度以為大唐已經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整個國家一片欣欣向榮。

甚至李昊不止一次提醒他,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隻有親眼去看才能知道的時候,他還覺得自己這個侍讀有些妄自菲薄。

現如今,看到下麵那麼多忙碌中的人,他才知道,自己錯了。

“太子,何故悶悶不樂?”李二注意到兒子幾乎快要抽到一起的五官,皺眉問道。

李承乾抬起頭,看向自己眼中曾經無比英明的父親:“父皇,您……知道下麵勞作的都是些什麼人麼?”

李二向城下看了一眼,狐疑道:“難道他們不是我大唐百姓?”

“他們的確是我大唐的百姓,隻是……父皇,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李承乾歎了口氣,也不賣關子,直接揭曉迷底:“乞丐。”

乞丐?!李二的瞳孔一縮,很快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在這個時代,因為交通不便,普通饒活動範圍基本上不會超過周邊五十裏範圍。

按照這個規律,細數城下的乞丐人數,可以得出結論,僅長安周圍五十裏半徑的範圍,便有數萬人家無恒產。

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數字,要知道,長安本地的居民也才不足三十萬人。

兩相比較可以得出結論,每十個人裏麵就有一個家無恒產。

這還僅僅是長安一地,若是把這個比例放大到全國,那就是近三十到四十萬家無恒產者。

作為皇帝,李二遠比李承乾想的要全麵的多,四十萬流民固然代表著朝庭正策的失誤,但同樣也代表著四十萬個不安定因素。

“克明,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家無恒產者?難道朕做的還不夠好?”望向身邊的杜如晦,李二有些消沉。

“陛下,莫要心急。”杜如晦安慰道:“我大唐剛剛經曆戰亂,有如此多的百姓流離失所也在情理之中,並非陛下治理無方。”

李二搖搖頭:“若不是這次修路,朕都不知道,在朕的治下竟然有如此多的乞兒,子腳下都如此,其他地方又會怎樣。”

李二很是消沉,似乎對一切都沒了興趣,站在城頭上無聲的看著下麵勞作的人們發呆。

李承乾見勢不對,給紇幹承基打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急急跑下城去。

不多時,灰頭土臉的李昊被帶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