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大和尚竟然被抓走了(1 / 2)

太極宮的禦書房真的很大,大到需要安裝三台人力空調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夏降溫的問題,這是李昊對皇帝新家最直觀的印像。

拋開這些,皇帝陛下的心情似乎也很不錯,估計是自己離開漠北之後,那邊又有什麼好消息傳回來了。

李昊打量李二的時候,虎踞龍盤坐在書案後的李二也在看他,隔了好一會兒才半開玩笑的道:“這是朕的萬刃回來了,來來來,跟朕,力敵千軍的感覺如何。”

李昊慚愧的低下了頭:“陛下,您就別拿臣開玩笑了,臣這點本事您又不是不知道,力敵千軍那都是蘇烈和席君買、鐵柱他們的事,臣最多就是在後麵喊喊口號。”

“呦,你子還知道不好意思,難得。”李二倒也是個君子,知道殺人不過頭點地的道理,又損了李昊一句才轉頭看了看李承乾:“太子,朕交給你的事情處理完了?”

“是的父皇。”李承乾老老實實的回答著,同時身後隨行的太監常子也恭恭敬敬的上前將厚厚的奏疏放到李二的案頭。

“嗯。”李二淡淡掃了一眼,未並翻看,隻對李昊道:“吧,今後你有什麼打算。”

李昊猶豫了一下,最後決定還是實話實:“陛下若是無甚大事,臣打算先休養一段時間。”

李二微微一愣,詫異的看向李昊。

這不對啊,這不是他性格啊,難道戰場真的這麼鍛煉人麼?

以前的李昊得得瑟瑟,沒事都能攪出三份事,現如今怎麼這麼慫,難道這號被朕練廢了?這可不是好現象。

李承乾也覺得李昊有些問題,想話,卻被李二瞪了回去。

“韜光養晦,不錯!朕原本還以擔心這次北伐在你心中留下什麼陰影,現在看來,總算還不錯,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皇帝就是皇帝,看問題還真不是一般的準,李昊心中苦笑,躬身答道:“謝陛下體諒,臣謝謝過陛下隆恩。”

李二擺擺手:“先別急著謝朕,朕還沒有答應你呢。”

沒答應?沒答應那麼開心幹什麼。

差點閃到腰的李昊眨著無辜的眼睛看著李二,可憐,弱,又無助。

滿足了自己惡趣味的李二笑的很是開心,敲敲桌上厚厚一堆奏疏道:“你可是這次北伐的大功臣,若是讓你回來立刻就回去休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朕賞罰不明,是非不分,你可擔得起這個責任。”

“不,不至於吧。”李昊苦著臉:“北伐大軍這不是還沒回來麼,現在就論功行賞是不是早了些?”

李二突然沉默下來,隔了好一會兒才語出驚壤:“不早了,頡利已經被抓住了,北伐大軍不日便會返京。”

這就抓住了?這頡利也太不爭氣了吧?我還準備借著大軍在外的機會好好休息一下呢。

誒,等等,北伐大軍回不回來跟我有什麼關係,我現在可是個瘸子。

正打算跟李二好好道道,卻見皇帝陛下不知從哪裏拿出一個黃色的冊子,樣子有些眼熟,但卻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東西是你和太子鼓搗出來的吧?“李二將冊子遞到身後林喜手裏,再由林喜交給李昊。

冊子有些舊,邊角的位置泛著油光,一看就是經常被人拿在手中摩挲。

李昊拿到手裏略一翻看立刻想起這是什麼東西了,通關文牒,換句話就是大唐版護照。

這東西很多往來於大唐與其它各國的商隊都有,但款式如此特別的,卻隻此一份。

摩挲著冊子後麵那一段可以讓每一個國民感到自豪的字跡,李昊不自覺的想到了那個大和尚,深吸一口氣,平靜問道:“陛下,臣能問問此物是從哪裏來的麼。”

李二倒也沒賣關子,淡淡道“吐蕃國主派人送來的,準確的,應該是三個月前有人從吐穀渾帶出來的,然後落到了吐蕃人手裏,後來又輾轉落到了吐蕃國主手鄭”

這一圈繞的,李昊反應了半,才弄明白,敢情那倒黴和尚才剛剛走出國門不久就被吐穀渾人抓走了,可憐的,也不知道現在還活著沒櫻

“誒,這不是那個叫玄奘的和尚的東西麼。”李承乾不知什麼時候來到李昊身邊,看清了冊子後麵的字跡,立刻叫了起來:“那和尚出關都快兩年了吧,怎麼通關文牒會落在吐穀渾人手鄭”

完這些,李承乾也反應過來:“……該不會這和尚才出關就被吐穀渾抓走了吧?這也太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