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老虎不發威,當老子是病貓(上)(1 / 3)

大唐的百姓是質樸的,承諾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這一點李昊毫不懷疑。

之所以要特地囑咐要把方法傳播開,是因為他實在沒有時間來進行這樣的事情。

渭州隴西縣距離長安還有不短的距離,如果沒有人幫心,靠他一個冉處傳播如何抗旱隻怕等到明年這個時候他也到不了長安。

等到眾人平靜下來,李昊先安排端木建章把那些豬羊牲畜全都還回去,接著將幾個略懂些木匠活的百姓叫到了一起:“你們中間有人會製作車輪麼?“

“我,我會。”一個年輕的後生猶豫著舉起手。

身邊立刻有人誇讚道:“劉家後生是我們這一帶手藝最好的木匠,世子需要打造什麼,隻管吩咐就好。”

劉姓後生被這麼一誇,立刻鬧了個大紅臉,連連擺手:“不,不是的,我比我師傅差多了,大,大家千萬別亂。”

李昊的目光在後生滿是繭子的手上掠過,不著痕跡的點點頭:“劉家大哥,你也不要謙虛了,咱們抓緊時間,我先把我的要求一下。”

“世子您。”可能是過於緊張吧,劉家後生忽略了李昊對他的稱呼。

不過想想也是,作為隴西縣的一個普通百姓,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端木建章這個六、七品的縣令,再往上的官員別近距離接觸,哪怕遠遠看上一眼怕是都要被驅趕到很遠的地方,再不要麵對麵的聊了。

李昊見他如此緊張,無奈的笑了笑,直接把話題引到正事上麵:“我需要打造一個很大的車輪,直徑大概有丈五左右,怎以樣,能打造出來麼?”

“三,三丈?”圍在一起的人都被驚呆了,隴西縣的城牆也就兩丈左右,打造這麼大的車輪,莫非這位世子爺是要給隴西縣城裝上輪子運走?

“對,三丈的直徑,而且在輪子的外圍,我需要每隔三尺安裝一塊木板和一個口徑大概人頭大的木桶。”

李昊一邊著,一邊拔起一根幹枯的蘆葦在地上畫了幅簡單的水車草圖,單從表麵上看,還真的像是巨大的輪子,隻不過與車輪相比,這張圖明顯是倒過來的。

正巧端木建章忙完了自己的事情,走過來,看到李昊畫出來的草圖,驚訝道:“世子,您畫的這是翻車?”

“府君竟然知道翻車,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李昊丟下手中的蘆葦笑道:“不過我這個可不是翻車,而是筒車,提水量可比翻車要大多了。府君如果信我的話,那就馬上安排人手打造,另外再安排些人在田裏開出五尺深淺的溝渠,等水提上來,會通過這些溝渠流到百姓的田地裏。”

端木建章的表情先是呆滯,接著是懊悔,最後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拍著額頭大叫道:“真該死,我,我怎麼把翻車給忘了。”

李昊笑嗬嗬的看著端木建章,沒有話。

這個時代的官員往往都很奇葩,每一個書讀的都不少,起曆史典故那是張口就來。

可到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這些人就開始抓瞎,以前學過的東西全都忘了。

當然,也不能所有人都是這個樣子,曆史上能夠學以致用的能臣幹吏還是有些的,不過這些饒出身往往都不怎麼好,要麼從吃過苦,要麼人生遭遇過挫折。

想到這裏,李昊無奈的搖了搖頭,古往今來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不知道多少,但真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據他所知,目前還沒有一個。

哪怕是放在信息極度發達的後世,也無法改變這一現狀。

畢竟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當中的,百姓的需求也在隨時發生變化,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會有許多新鮮事物產生,人類永遠無法提前適應。

想著想著,李昊突然覺得自己完全是看三國掉眼淚替古齲憂,社會是什麼樣,官員又是什麼樣,那都是李二的事情,跟他這個毛頭子有什麼關係。

華夏民族五千年文明,從打老祖宗開始就這麼過活,最後不也是實現四個現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