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打死我也不說(1 / 3)

岐州的各項工程進行的十分順利,數個工地忙的熱火朝。

而關中平原的其它周州也沒閑著,五大家族合力之下,很快便依樣畫葫蘆將岐州的模式搬了過來。

收集糧食供應百姓,然後再大肆招工,每人每二斤糧,開礦的開礦,修路的修路,運力充足的情況下,倒還真動員起了不少百姓加入其鄭

眼瞅著治下的道路被拓寬夯實,各處州府刺使興奮的無以複加。

這年頭兒誰都不是傻子,京畿一帶就是因為重修了官道,以致於地方財政收入翻了數倍不止,甚至聽長安、萬年兩縣為此還設立了什麼路政署,專門負責收費事項。

像什麼過路費,養路費,路橋費,賺的是缽滿盆滿,就連帶著當初參與投資,占股兩成的崔家都跟著一起發了大財,否則那幾大世家怎麼可能一聽修路,連顏麵都不顧了,爭先恐後的跑來要求一起開發。

不過話回來,貴為一州刺使的他們其實並不在乎那‘一點點’收入,反正錢收上來也落不到他們口袋裏。

真正讓他們動心的其實還是政績,多收上來許多銀錢既可以上繳國庫,也可以放在地方發展民生,比如興辦個義學,獎勵個孝廉,這可都是實打實的政績,年底考評的時候拿出來,少不得混個上上或者上中之評。

正因如此,他們欣然接受了五大世家投來的橄欖枝,主動配合不,甚至還聯名上書,彈劾某位在岐州府‘不幹人事’的開國縣候。

除開這些,各州刺使也對世家開放了許多礦山的開采權限。

嗯……,這個其實也不怎麼好,其實就算他們不放開,那地也早就在世家手裏,差的隻是個名義而已。

一時間,關中大地熱鬧非常,百姓喜笑顏開。

河東道、河南道、山南東道……,通往關中大地的官道之上盡是運糧的車隊,徹夜不斷。

消息彙總到長安,五家家主樂的眉開眼笑,骨頭都輕了幾斤,在某些聚會的時候,盧氏家主語氣輕佻:“諸位,你們猜猜昨老夫在街上遇到誰了,放開膽子猜,保證你們猜不著。”

“不會是李家那子回來了吧?”隴西李氏家主打著哈哈道:“若是那子回來了,老夫可是半點都不意外。”

清河崔氏家主搖頭笑道:“李兄什麼呢,李家那子可是無旨不得入京。再,長安眼下可是不怎麼太平,太極宮那位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心頭肉叫回來。”

“盧兄,你還是別賣關子了,到底看到了誰,快快講來。”

盧家主美美的押了一口酒,又夾了一片魚膾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好半晌才不緊不慢的道:“鄭家老頭的大子,鄭家在宋州丟了二十萬石糧食,這會兒已經快要急瘋了,看誰都像是劫糧賊,鄭老頭家的大子竟然攔住老夫的馬車,質問老夫是不是我盧家做的,你們,這不是瘋了是什麼。”

“哦,竟有此事?哈哈哈……,鄭家的糧食竟然丟了,還真是……喜聞樂見呐,哈哈哈……。”

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鄭氏與李昊聯手一事盡管開始保密措施作的不錯,但卻無法瞞住所有人,尤其是在五姓七望的關係本就盤根錯節,更是沒有辦法守住秘密。

更何況鄭家老大的老婆本就是盧家之人,胳膊肘拐一拐,不心把消息泄露出去也在情理之中,至於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也分遇到什麼事情不是。

在有人捧哏的情況下,盧家主愈發得意起來,大手一擺揮斥方遒:“鄭氏,虧他們還有臉自稱五姓七望,自家人無端被殺,不思報仇,反而與仇人聯手,丟人!老夫恥與跟他們同在一個階層。”

嘴裏著鄭家,但用的卻是‘們’字,指的是誰不言而喻。

五姓七望,原本是七家,可這次聚會卻隻有五家到場,除去早已經‘投彈的鄭氏,王家也被他們排斥到了外麵。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王家家主主動去了岐州,行動與鄭氏家主如出一轍,如果其它幾家這個時候還反應不過來發生了什麼,幾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