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李泰能有啥事(1 / 3)

怪不得這次回來總覺得李雪雁和程音音兩個與以前有些不一樣,原來李二賜婚的旨意早就發下來了。

突然感覺壓力好大,今後老子也是有家的人了,再也不是單身狗了。

李昊反應了好久,甚至連怎麼回到自己院的都不知道。

激動麼?

多少有那麼一點,但更多的是壓力。

盡管早就清楚遲早會有這麼一,但事到臨頭還是有些讓他猝不及防。

江夏王府,李雪雁回家之後便躲回了自己的院子,就連晚飯都沒出來吃,弄的李道宗還以為閨女病了,好一頓的噓寒問暖。

李雪雁並沒跟他下午發生的事情,隻推身體有些不大舒服,便將李道宗從房裏送了出去,然後一個人靜靜的坐在窗口發呆。

不知道那根木頭有沒有聽懂自己話裏的意思,希望他不要誤會什麼吧!

李雪雁這樣想著,嘴角不由自由勾了起來,手指輕輕絞在一起,俏臉微紅。

還有三年,三年之後,程家那個丫頭便十八了,到時候……。

真是的……。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那個瘋丫頭十八歲呢,難道不知道女孩子的青春隻有那麼短短的一瞬麼?

等到三年之後,自己已經二十多了,到時候人老珠黃,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喜歡。

一輪圓月高懸,月下一對青年男女各自坐在窗前,想著各自的心事。

時光飛逝,李昊與李雪雁之間的事情就是一段的插曲,在百萬人口的長安城沒有引起任何關注。

兩日後,八月十四的朝會上,李二的一道聖旨在朝堂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

教化司?!總理大唐全境民眾教化?!

什麼鬼?

不是有國子監麼,為什麼還要弄出一個教化司?

除了有限幾人,朝堂上的眾人麵麵相覷,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表態。

待到李二宣布王珪兼任教化司司正,兩年內在關中設立不下四百所義學的時候,大殿上瞬間變成了菜市場一樣的所在。

眾臣雖然早知道李二有興辦義學的打算,但因為消息一直沒有得到佐證,故而全都在觀望,如今李二當朝宣布了,大大的官員立刻各抒己見。

婉轉一點的會:“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下教化本為國子監署理,貿然成立教化司有違祖製啊!”

性子直一些的會:“陛下,我大唐本就設有蒙學,又何必徒費國帑,再下讀書人一共就那麼多,貿然成立義學何來生員?”

某些世家、士族的代言人更是直言不諱:“陛下,聖有有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肆設立義學,是廣開民智,實則動搖國本,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二早已料到會有這般場麵,坐在高高的禦座之上一聲不吭,隻等下麵吵夠了,這才緩緩道:“朕意已決,此事便這麼定了,王珪,教化司一應所屬由你親自招募,各府、縣機構設立有你親自督辦,兩年之後,若無成效,朕唯你是問。”

一直如泥塑般站立不動的王珪終於有了反應,邁步來到大殿中央:“諾!老臣遵旨。”

眾人見狀還待再什麼,卻見李二已經站了起來,大袖一擺:“退朝!”

林喜很是狗腿的站出來,尖著嗓子拉著長音:“陛下有旨,退朝……!”

李二不是麵瓜,眾人就是再不滿意,也不敢上去拉著他不讓走。

更何況大殿上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

教化司的成立,義學的興辦,這一切來的都太過突然,讓他們事先沒有一點準備。

好在李二走了,還有王珪這個教化司司正在。

一群各懷心思的家夥立刻將王珪圍了起來,七嘴八舌的質問道:“王侍郎,你這是什麼意思,明知陛下乃是亂命,你為何不向陛下言明義學的弊端。”

王珪冷眼掃過麵前眾人,撇嘴不屑道:“諸位,若是有心何不回去向陛下上書言明,以陛下的聖明,定能看出諸位忠君愛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