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葉飛不是住師父家就是住家裏,一天一夜沒回家而已,並不引起老娘的注意,正好明天星期六不用上學,也就跟著師兄一路去師父家了。
師兄先找個地方把車停好,這才下車帶著他徒步上山,葉飛幾次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師兄看不過去了,笑嗬嗬的說:
“放心有我在呢,如果師父打你的話我攔著點,保證打不死你就是了。”
這話說的葉飛是心裏咯噔一下,同時也產生了最壞的打算。
兩人走了多久不知道,怎麼走進師父家的也不知道,師父看見葉飛第一眼,就沒好氣的問:“在外麵跟人打架了?”
今天這一關是躲不過去了,葉飛一下就跪在地上,一臉歉意的說:“師父,我對不起你,你交給我的書讓我同學給撕壞了,師父,你打我吧。”
說完葉飛就磕頭,保持著動作不起來,一副負荊請罪的做派。
師父愣了愣,師兄急忙說:“其實沒大損傷,就掉了一頁,回頭我找人能修好。”
“瞧你這沒出息的樣子,起來,別跪著丟人現眼。”師父沒好氣的進屋了,葉飛忍了半天也沒反應,不解抬起頭,看見師父拿了一個煮雞蛋遞過來說:“在眼睛周圍滾滾,去血化淤的。”
“師父!”葉飛接過雞蛋一臉的感動。
師父看著葉飛盯了他很久,沒好氣的說:“書被同學撕了,你就跟人打架了是吧,但願你能打得過。”
葉飛急忙說:“我打了他們好幾下呢。”
師父也沒繼續追問打架的事,讓葉飛起來揉眼睛,然後自顧自的進屋去了,師兄也跟著進屋去了,留下葉飛自己在外麵手足無措,說實話,師父要是打他一頓吧,他心裏還能好受點,可師父不言不語的最嚇人。
沒多久師父出來了,也不知道師兄跟師父說什麼了,師父走到葉飛麵前說道:“按照同齡孩子的身高來看,你長得有點矮了,打架有些吃虧,我教你一套好東西。”
葉飛頓時來了興趣,急忙問:“師父,你要教我什麼?”
“俗話說,醫武不分家,大夫除了要治病救人,也要學會養生,這武術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師父背著手說:“從古至今,有中醫就有武學,當年華佗流傳下來一套拳法,名叫五禽戲,後被形意拳改編,但萬變不離其宗,五禽戲就是學習五種牲畜的形意拳法,練熟以後讓你身體輕盈靈活自如,而且還有養生的功效。”
“這麼神奇。”
“這隻是其一。”師父又說道:“我還會一套已經失傳的氣功,名字叫八段錦,這套氣功是古老的導引術,與少林八段錦和太極八段錦不同,我們練得這套氣功,是為了針灸所用。”
“針灸還能用氣功。”
師父板著臉說道:“這是當然,同樣是針灸同樣的治病又同樣的穴位,有的大夫一針紮下去就見效,可有的人紮幾天幾百針也不見效,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葉飛搖頭回應。
“因為,現在的中醫,很少有人會八段錦這套引氣的功夫了。”
“這麼神奇,師父快教教我。”
師父突然板著臉看向葉飛,“教你五禽戲沒問題,但八段錦不能現在教你。”
“為什麼?”
“你要拜師成為我的徒弟之後,我才能教你真正的八段錦。”
“好吧。”葉飛頹廢了,“那就等我拜師之後您再教我吧。”
“來來,我先教你五禽戲。”師父把葉飛帶倒院子中間,先擺出一個很古怪的動作,說道:
“《後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這話你明白什麼意思嗎?”
葉飛一邊學一邊操練:“明白,大概意思是,五禽戲分為5個種類,有虎、鹿、熊、猿、鳥,可以去病,可以健體,可以引導,身體有不舒服的時候,練一套就會出汗,常年練能活九十多歲,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整。”
“是這個意思。”師父繼續慢慢移動,“所有古傳中醫,為了行針治病,都要練習五禽戲,可現在很少有中醫大夫練了,主要是大家都以為,針灸靠行針就能治病,其實他們不理解行針的目的,邪氣過盛則衰,自身正氣不夠,哪能驅除病魔。”
“還有這個說法?”葉飛跟著師父一舉一動,聽上去感覺天方夜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