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講究治標治本,任何疾病都不是說來就來的,肯定是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很多地方病引起的疑難雜症,這就要根據醫生的經驗來辨別,找到根源治其根本。
義診的途中,李衛國還不忘講課,把這趟行程的主題,以及大家要怎麼做都先說明,省的同學們上陣發慌。
走了一夜,次日上午,義診大巴車來到一個偏遠村莊,因為交通不便,土路坑坑窪窪極其難走,開進村莊,大家的三分鍾熱度還在,也不管這一夜睡沒睡好,到了地方,先擺上義診的陣仗。
大巴車前,齊心合力的把車上的桌椅搬下來,整齊的擺放一排,桌子上放著血壓計,體溫計,聽診器,以及惦手海綿。
李衛國是這次的坐鎮老師,負責巡視,一會開始義診的時候,由學生們把脈問診,如果有偏差,李衛國再出麵糾正,隻有這樣才是最好的鍛煉。
四位學習中醫的學生分別有,葉飛,馬江濤,秦磊,以及曹詩文,除了曹詩文是主治婦科,其他三位都在外麵擺了桌椅板凳,如果遇見婦科的患者,就上車就診,這也是為了患者隱私著想。
在大家忙碌布置就診場地的時候,村子裏的男女老少基本都圍在中間,丁亞寧和陳欣妍負責接待,耐心的給每一位患者講解,他們是幹嘛的。
“真的不要錢,你確定?”村民不可置信的問。
“絕對不要錢。”陳欣妍解釋道:“我們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義診團,就是下地方,免費給你們看病的。”
“這個好啊,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現場布置完畢,橫幅,桌椅全部布置整齊,蘇紫嫣拿著相機一邊拍照一邊指揮:“來來,先笑一個。”
秦磊馬江濤兩人比劃出V的手勢,葉飛問:“你這不去幫忙,怎麼還拍上照片了?”
蘇紫嫣看著相機裏的照片說:“你懂什麼,現在都什麼社會了,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不宣傳一下是吧。”
“就是,這趟不但可以練兵,還能宣傳中醫,一舉兩得。”
“就是,來,在笑一個。”蘇紫嫣找好角度,又拍了一張遠景。
義診活動開始,村民們幾乎全都來了,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偏遠農村,年輕人很少,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還有一些留守兒童,這個村子也是如此,幾乎看不見青壯年勞動力,不是小孩就是老人。
義診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葉飛三個男的把脈看病,如果遇見有婦科問題的,讓丁亞寧帶著去大巴車內就診。
“小大夫,我看你年齡不大,你會看病嗎?要不你讓老大夫給我看吧。”一個老大爺問葉飛。
“不用,您的問題,我就能看。”
“你能看出我有啥問題?”
這看病啊,在會看的人眼裏,一搭眼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葉飛就是這個會看的,當老人坐下的時候,他的麵色,呼吸,再加上他的習慣性動作,葉飛已經區分出一二了。
“我先給你把把脈!”葉飛搭手把脈,若有所思一番,這才說道:“大爺,你這肚子不太好吧?”
“嗯,從年輕的時候就拉肚子,這都好幾十年了。”
“難怪不胃腸這麼虛,伸出舌頭我看看。”
老爺子伸出舌頭,上麵全是白色的舌苔,葉飛點了點頭,“可以了,胃腸虛寒,肝膽功能也不好,我給你開點藥。”
葉飛拿出鋼筆,刷刷的寫了一個方子,交給身邊的李衛國,他隻是瞟了一眼就交給老人,“您拿著去車那邊抓藥。”
“多少錢哪?”
“不是說了嗎,免費的不花錢。”
“謝謝您。”
義診還在繼續,秦磊和馬江濤兩人,雖然看病的技術不如葉飛,但看的也都是八九不離十,三個人看了一圈下來,都是一個毛病拉肚子便秘,直到一個老大娘抱著孫子加塞的時候,這才引起李衛國的注意。
老大娘抱著孫子搶著說:“大夫,您給我的孫子看看吧,他從前幾個星期開始,一直沒精神頭,我們也找過神婆看過了,說是撞見不幹淨的東西了,也喝了符水,可就是不見好。”
葉飛等人一陣頭皮發麻,這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相信跳大神的那一套,看著孩子嘴唇發白,口角發幹,臉色蠟黃,氣息虛脫,葉飛翻看了一下眼皮,伸手把脈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怎麼感覺,還是胃腸虛寒引起的呢?
葉飛有所懷疑,看向秦磊和馬江濤問:“你倆看了幾個胃腸虛寒的?”
“兩個。”馬江濤說。
“我看了三個。”
葉飛回頭看向不遠處正在跟老鄉聊天的李衛國,喊道:“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