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跟拍紀錄片(中)(1 / 2)

第123章 跟拍紀錄片(中)

導演跟拍了2個小時,體力明顯跟不上,累的他氣喘籲籲,而葉飛還生龍活虎,哪有急症跑哪裏,這把導演累的,差點就癱了。

可算有時間能休息一下了,葉飛扶著導演坐下,鏡頭還在拍攝中,葉飛笑著說:“你們都認為醫生賺錢,可你們不知道醫生有多殘酷,首先是心理這一關,你怕血麼,你怕死人嗎,當了醫生後你會天天接觸,看。”

葉飛摘下自己染滿鮮血的手套,隨手丟進垃圾桶,然後用牆上的洗手液清洗,接著說道:“其次呢,是體能過關,任何一個醫生,在工作的之前,都要有跑馬拉鬆的覺悟,用中國的話來講,叫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至理名言。”

葉飛苦笑:“我覺得你要想跟拍我一天,最好多準備幾個人,你呀,體力跟不上啊。”

“葉醫生,葉醫生,28房患者出現心房心顫。”

“來了。”葉飛回應後,對著鏡頭說:“我去工作了,你還行嗎?“

“不行啦,我放棄。”

鏡頭中,葉飛匆匆跑遠,導演把攝像機掉轉過來麵對自己,“每個人都羨慕醫生,但今天才知道醫生並不簡單,隻是短短的2個小時,我就已經累得氣喘籲籲,看來,醫生還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我還要努力才行。”

導演努力的站了起來,向著28病房走去,來到之後,就見一幫醫護在病房裏,搶救患者,心髒按壓複蘇,緊張的氣息,讓鏡頭下的生命顯得是那麼脆弱,足足三十分鍾,患者的心跳沒有恢複,當有醫生提醒後,葉飛停止搶救,扶著病床低著頭,喃喃道:“對不起。”

隨手幫患者蓋上白布,鏡頭下,患者就像是睡著了一樣,但他已經離開人間上了天堂。

葉飛坐下說:“這個患者77歲了,身體機能一直下降,我們是醫生,不是上帝,有病可以醫治,但生老病死卻無法抗拒。”

“願他在天堂安息。”

有醫護推著死者離開,葉飛一直看著,對著鏡頭問:“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去世嗎?”

“是。”導演回答。

“有什麼感悟嗎?”

“珍惜生命。”

葉飛一邊走一邊說:“這話說的沒錯,人的生命如果按照80歲來算,算來算去也就三萬多天,眼睛一睜一閉就沒了,所以珍惜吧。”

在葉飛的帶領下,鏡頭來到醫生辦,葉飛帶進來,醫生們都聽說老人去世的消息,一個個都慚愧的低著頭,不敢看鏡頭,葉飛卻拍了拍手說:“各位,我們一起為老人祈禱,願他的靈魂在天堂安息。”

醫生們集體雙手合十,虔誠的閉上眼睛,鏡頭對準一個醫生,他會意,開始禱告,口中念念有詞,鏡頭在給下一個醫生,就這樣每個人都說完禱告詞後,最後集體說了一句“阿門”結束。

葉飛拍拍手說:“人死不能複生,活著的人還要繼續,都別頹廢了,繼續工作,打起精神動起來。”

在葉飛的打氣助威下,醫生們恢複生機,匆匆離開醫生辦繼續參加搶救工作。

葉飛看著鏡頭點了點下巴說:“還行嗎,我們要繼續工作了。”

“我能行。”導演說。

葉飛回到留觀廳診斷,身上的呼叫器響了,拿起來看了看,對著鏡頭說:“這是醫生的呼叫器,有急症或者病危患者時會發出警報,不過這個不是警報,是心外科找我去會診,來吧,我們去看看。”

鏡頭跟緊,葉飛在前帶路,走出急診進入電梯,一路來到心血管外科,來到會議室,外科主任跟葉飛握了握手。

“葉醫生你好,我們這裏有個15歲的孩子,得了很罕見的心髒病,埃布斯坦畸形,找你來看看有什麼能做的。”

“我們去看看。”

這也是劇本中的一環,鏡頭跟拍,外科主任一路都在講解這個疑難雜症,葉飛一直在聽,完事後對著鏡頭解釋道:“這個病是心髒病中最難治愈的一種,最佳手術時間是16~18歲之間,現在患者才15歲,我們也隻能緩解治療,等待合適的心源出現,或者換瓣或者換心。”

“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麼?”

“我最近在做研究,希望從五千年文明傳承的中醫裏,找到類似的病症治療方案。”

外科主任打開病房門,“就是這裏。”

葉飛和鏡頭進屋,跟少年打了招呼,簡單的聊了一會,把脈確診,10分鍾後離開病房,跟外科主任交流說:“這個病我還在研究,不過趕巧,我的老師來美國了,也許我可以問問他的意見。”

“麻煩你了葉醫生。”

葉飛拿出電話在鏡頭下撥號,“師父,你在哪,對,我有事要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