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湘幫王楚雲請了好幾假,第二又拉著她去逛街。
“姐,我看你那幾件衣服都太老氣了,不如我們去買幾件新衣服吧,都夏了可以穿裙子了。”郭湘道。
王楚雲看向郭湘,她留著俏麗的短發,上身穿著一件淡藍色喬其紗的襯衫,下身是淺灰色修身九分褲,顯得腿特別長,身材很好。
她覺得很奇怪妹妹以前在東北怎麼穿得比自己這個京城人還要洋氣?
倒是自己這一身打扮,紮著兩條麻花辮,上衣是的確涼的白襯衫,下身湛藍褲子,腳上是皮鞋,這打扮在單位算是很好的了,可是在她麵前怎麼這麼土氣呢?
“你的衣服是哪兒買的?”王楚雲不由問道。
“哦,這個是我自己設計的,讓裁縫師父幫忙做的。”郭湘揚揚眉。
“你還會設計衣服?”王楚雲驚訝,以前妹妹就是個書呆子,除了醫學什麼都不感興趣,什麼時候還學會設計了?
“哎呀姐,我都離家好幾年了,學的東西多了。”郭湘笑著給自己找借口。
其實前世郭湘琴棋書畫學了好幾年,後來雖然沒堅持但還是有功底的,而且後世看的東西多了,就是拿來用一下。
“我看你回來穿的幾套衣服都挺不錯的,都可以幫爸他們廠設計衣服了。”王楚雲道,“這兩年廠裏的生意雖然不錯,不過一直是跟在南方那邊的款式在走,沒有自己的風格,我怕以後人家不讓我們做了,那就……”
郭湘點頭,王楚雲還是有遠見的,跟在別人後麵肯定不能長久,要有自己的設計和品牌才能長期發展下去。
便道:“行,有空我和爸談談,幫他設計幾套衣服。”
自己腦子裏可有不少後世的衣服款式,挑幾套不那麼前衛的,隻要比現在的新穎一些就行,別人絕對比不上。
“不如我們去友誼商店買衣服吧?那裏的衣服都是進口的,姐你還這麼年輕該好好打扮打扮。”郭湘道。
“可是友誼商店買東西要外彙券,我們沒有啊。”王楚雲道。
“去換啊!”郭湘想到華僑酒店,那裏那麼多外國人肯定換得到。
第一家友誼商店是六十年代在京城的東華門大街開設,本來是專門設置給外國人用的。
所有商品都是高檔進口貨,還有一些國內的茅台絲綢等名貴商品,隻對外籍人士開放。
但因為國內不流通外幣,外國人從國外進來又沒有人民幣,所以就發行了“外彙券”這種東西。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全國很多大城市也陸續有了友誼商店,外彙券也被更多人了解和使用,後來就不隻外國人,隻要持有外彙券的人都可以在友誼商店購物。
而外國人如果有了人民幣也就可以在其他地方買東西而不僅限於友誼商店,所以很多外國人還是願意把外彙券兌換出去。
郭湘去了趟華僑酒店,果然有外國人願意和她換,便兌了好幾百塊錢的外彙券。
兩人一起到了東華門的友誼商店。
王楚雲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王家現在雖然有錢,可是以前也是一般工薪家庭,所以有些習慣也還沒轉變。
而且王楚雲有工作後都是花自己的工資,沒向家裏要過錢,所以手裏的錢也很有限,還沒來過這麼高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