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望氣之術(1 / 2)

大家帶來的東西很快鑒賞完畢,有真有假。嘴上帶短須的陳老,他帶來的兩件東西,都被鑒定為假的,看樣子有些不服氣,跟徐老幾人爭辯了幾句,最後不得不認栽,坐在那裏氣呼呼地喝著茶。

“行了,老陳,別生氣了。”董洪峰勸著,“誰都有走眼的時候,我當年也是交了很多的學費。”

“是,不用太放在心上,以後再慢慢淘弄!”矮胖的徐老也勸了一句。

陳老板更不爽了,這話要是別人說,他還能接受,可跟自己同樣是外行的徐胖子都能買到真貨,自己水平比他強,怎麼就買了假貨呢。想到這裏,陳老板更是不爽,他站起身來,“我這裏還有一件東西,幾位再幫忙給瞧瞧。”

說著,他走到一旁,從一個小型保險櫃裏,拿出一副卷好的書軸。

“老陳你真是的,有好東西就早點拿出來嘛!”董洪峰是個行家,一看紙張泛黃的程度和書軸的質地,就知道這東西不俗,他趕緊走過去,把八仙桌一收拾,空出好大一塊地方,道:“來,放在這裏,讓我仔細看看。”語氣中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了。

陳老捧著書軸過去,小心解開,然後慢慢鋪陳,最後把書卷打開,平攤在了桌麵。

“是柳公權的字!”董洪峰一下就認了出來,他臉露欣喜,仔細觀察著書法風格,又檢查了後麵的落款和鈴印,道:“沒錯,是柳公權的字,屬於是他早期的作品了,此時他的風格還未徹底形成,其間很多字,仍有模仿多位名家的痕跡。”

李浩然不怎麼會鑒定書法,但柳公權他還是知道的,唐代楷書四大家之一,筆風清風飄拂,微雲卷舒,頗得天然之趣,對後世書法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柳公權的書法並不是一開始就好,相反,他早年的字很難看。十七歲時,柳公權去參加會考,本來應該是第一名的,但主考官嫌他寫字太難看了,就把第一名給了柳公權的侄子。這讓柳公權大受其辱,回來後他發憤圖強,研究和臨摹了很多書法大家的字,最後自成一體。

徐老和左老也上前仔細鑒定一番,最後都頷首道:“應該是柳公權的真跡,看風格,確實是他早期的作品,其間確實能看到一些其他名家風格的眉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柳公權這幅作品,風格還未臻於大成,仍受了其他名家的影響。

“老陳,這幅字很不錯,柳公權的作品,可是太為難得了!”董洪峰又是一副戀戀不舍狀,趴在字卷上不肯起放手。

陳老嘴角上翹,露出得意神色,他看著這邊還沒發表意見的李浩然和徐胖子,“你們兩位也幫忙瞧瞧。”

徐胖子連連擺手,“我自己的名字寫出來都是狗爬叉似的,我哪懂這個,就不獻醜了。”

李浩然本來不喜歡寫字,但是在重病期間,青雲子可沒少訓練他,一方麵是訓練他的書法,另一麵是為了抹去李浩然身上的戾氣,讓他養成堅忍的毅力,殊不知練了那幾百缸水後,早已經是個書法大師了,聽到陳老的話後,李浩然就走了過去,站在字卷前看了片刻,眉頭皺了起來,他問旁邊的董洪峰,“董老板,這字真是柳公權早期的作品?”

董洪峰一豎眼,“你這是什麼意思!其他的作品,我或許能看錯,但是書法,我是絕不會看錯的。”

李浩然就搖了搖頭,“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那這幅字就是假的了!”

屋裏的人就有些奇怪,這是什麼邏輯?就連一直坐在那裏喝茶的徐胖子,也走過去看了兩眼,想知道這幅字到底有何秘密。

隻有陳老的臉色有些不自然,嘴巴張了一下,但沒有說話。

徐老問道:“李醫生,能說說原因嗎,也讓我們幾個都長長見識,到底這幅字假在了哪裏?”徐老很納悶,憑他自己多年的書法鑒定經驗,這幅字絕對是真的。

“說出來幾位可能有些難以接受,不過事實如此!”李浩然指著那幅字,“我不懂什麼書法,我是從醫術的角度來觀察的。根據我的觀察,寫這幅字的人,當時中氣已絕,寫完這幅字,七天之內必亡,藥石無救。而柳公權是出了名的高壽書法名家,享年87歲,如果這是他的早期作品,就有些違背醫家常理了。”

古人雲:書文字畫,皆有中氣行於其間,故能從中看出書家的窮通壽夭。筆風圓轉流利,其人必定圓滑世故,比如棄趙投元的大書法家趙孟;筆風雄渾沉厚,其人必定忠義不屈,比如顏真卿。

看書法除了要看字體字形,也要看字的筋骨正氣。

左老是個酷愛書法的人,他相信字是有精神在內的,聽到李浩然的話,就又上前仔細觀察了一遍,最後搖頭道:“看不準,這幅字還真的有點看不準啊。”

說完,他坐回位子裏,喝了一口茶,道:“我在清代的一本古書《鷗陂漁話》中曾經看到一個故事,說的是清初大書法家、大醫家傅青主。有一次傅青主喝醉了,寫了一幅狂草後,就去睡了,第二天起來之後再看,突然悵然,稱自己的命不會長久。兒子問他原因,他說從字中看出自己中氣已絕,命將不久。傅青主的兒子這才承認,說這幅字並不是父親你寫的,是你昨晚睡了之後,我臨摹的。傅青主更加悲傷,說既是如此,怕是你的命也不會長久了。事後不久,傅青主的兒子就去世了,對傅青主的打擊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