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創新模式(2 / 2)

魏建業忍不住問:“華仔,你是哪所大學畢業的?可以啊。”

一提起自己的學曆,蘇俊華就臉色為之一紅,很不好意思道:

“魏縣長,我高中隻上過一年,連肄業也算不上呢,慚愧得很。”

“高中都沒畢業?不會吧?華仔,你能提出這個養殖業發展的新模式十分了不起啊,好多研究三農問題的博士後都不一定能有你這種理論水平啊。

你不去讀博士實在太可惜了,不過你去讀了博士,沒人來帶領平溪縣幾十萬老百姓發展這個壯雞產業,更可惜。平溪縣有你這麼優秀的人才,幸矣!”

“魏縣長,你這樣子誇我,我,我更加無地自容了。我書讀得少,哪裏懂什麼理論哦,我就認準一點,覺得對的事就得大膽去幹,遇到困難了想辦法克服,感覺做錯了,換種思路繼續努力,隻要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都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束手束腳,要大膽地去嚐試。”

蘇俊華很年輕,就他自己的人生閱曆和學識素養對一個行業的認識肯定是不會有這麼深刻的,但大家不要忘了,他身邊有一位很厲害的高參啊。

這位高參就是湘南省首富文嘉印,文嘉印年近五十,經營企業幾十年,對行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形勢的認識把握十分的精準到位,蘇俊華過去幾個月幾乎天天有機會和他交談,聆聽他的真知灼見,因此此種言傳身授可是很多博士或博士後研究生在高校博導那裏學不來的。

因為不管是博士還是博導,基本上都是理論研究十分深刻,但是缺乏把理論成功運用於實踐的經驗和智慧。

所以說,蘇俊華能夠由此超凡脫俗的深刻認識一點也不奇怪。

“華仔,真是英雄不在年高,今天你讓我學到了很多,長了見識,我得真誠地對你表示感謝,好好加油幹,有什麼困難盡管跟我說,你這個創新模式如果實踐成功,其價值真是不可估量的,將為國家經濟的轉型升級,為養殖業的供給側改革做出突出貢獻。”

什麼供給側?蘇俊華有些懵。

“魏縣長,你就別再誇我了,我就想快點把製鞋廠這場地給買下來,還有製鞋廠後麵的那幾座荒丘能一塊買下來的話更好。”

“哈哈,哈哈,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不用我幫忙你也可以去縣不良資產處置中心參加競拍啊。金田鎮鎮政府已經把製鞋廠資產委托給不良資產處置中心進行處置了。華仔,你放心吧,你這個新模式的實踐我會全程參與,如果確實可行的話,我們不但要在全縣大力推廣,還要讓全國各地都來學習我們平溪縣的先進經驗呢。”

有了魏縣長的全程參與,這事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