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華和村裏簽訂了分家協議,縣經開區項目就變成蘇俊華一個人的了。蘇俊華以後不能動用村裏和村辦公司的資源去做自己的事,蘇俊華自己得注冊一家個人的公司,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蘇俊華這些天一直在思考安排著這些問題,他公司的名字都起好了,叫華富集團,華代表著他蘇俊華,也代表華夏國,富代表富裕,創富。
他蘇俊華要立誌做首富,先做鳳凰村首富,再成為金田鎮首富,平溪縣首富,寶慶地區首富,湘南省首富,成了湘南省首富不是把文嘉印坐了十多年的首富交椅給搶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首富年年都是同一個人多沒意思啊,證明湘南省的經濟發展活力不足,也應該換人了。
蘇俊華的目標不可謂不宏偉,他的目標至少是做到湘南省首富,再讓整個華夏國因為他的存在變得更加富足強盛。把華富集團打造成為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巨型跨國企業也不是沒有可能。
多年後,蘇俊華的理想還真的實現了,不過功勞可不是他一個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勞都被一群女人拿走了。
經過村幹部,村民股東代表的一番激烈討論,拍下鎮上老製鞋廠場地,建設現代化大型養殖場的投資方案也敲定了,總投資3600萬,村集體和蘇俊華各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就是說村集體投入資金720萬,蘇俊華個人需投入資金720萬,剩下的60%的股權由全體村民按比例保底分配一部分,保證家家都有投資。
再拿一部分出來讓那些經濟條件好,有能力多認購的家庭自願購買。整個項目交給鳳凰村農業發展公司統一管理,這樣鳳凰村農業開發公司既占有項目股權,又擁有養殖場的經營權。
充分兼顧到村集體,個人和全體村民的利益,王寶山這個董事長和王建華這個財務總監不會是空架子,又變成貨真價實的實權派了。
這個方案討論了兩個多小時,獲得大家一致認可。一些投資大的村民可以進入董事會擁有發言權,投資少的村民可以集體選出代表進入董事會,王勝華和董老師兩家因為對這個項目擁有充分的信心,幾乎把家裏的閑錢都砸進來了,顧秀英一看也急了,也要把家裏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投資。她也想進董事會,當個董事感受一下當大老板的滋味。
村民的錢每家兩三萬都是拿得出的,有了王勝華,郭美媛,顧秀英,董老師幾個標杆式人物帶頭投錢,其他的村民都根據各家的經濟狀況量力而行。有錢就多投點,沒什麼錢的保底的股份勒緊褲帶也要拿出來,分紅少了大不了等養雞場建起來再去打工掙份工資收入。
農村人就是這個心理,覺得有前途,有錢賺,大家都做的事生怕自己落後,那些先前錯過發雞財機會,沒賺到錢的人反而想多投一點,即使自己沒這麼多錢,去貸款,去向親戚朋友借,也要多投一點,把前麵損失的機會,沒賺到的錢給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