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公園位於平溪縣城邊上,巍巍雪峰山,濤濤平溪江,在平溪江上很多年前修建起一座攔河大壩,形成了一個碧波蕩漾的人工湖,這裏一直是平溪縣城的水源地。
青山倒映著綠水,是一處風景絕美之地,最近幾年平溪縣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和一家旅遊投資公司簽訂了投資協議,對外宣傳號稱投資五個億,目標是要把雪峰半江風景名勝區打造成平溪旅遊的一張王牌。
為了打響雪峰半江風景名勝區的名氣,縣政府和旅遊公司為此做了大量提升景區知名度,招攬外地遊客的宣傳推介工作,包括上次蘇俊華參加的央視相親節目《鄉約》的錄製也放在景區的遊客廣場上。
但這些努力收效甚微,來這裏遊玩的主要還是平溪縣城及平溪縣本地的民眾,外地遊客極少見到。甭看景區廣場上車不少,自行車,摩托車,農用三輪車占據了不少比例。
來景區遊玩的人好像挺多的,但這些平溪本地的民眾憑借身份證是不用買門票的。
人雖然多,但景區收不到門票,收入就少了很大一塊,那就隻能從住宿餐飲及其他增值服務上來做文章,結果本地的民眾絕大多數出來玩都是精打細算的,自己帶著吃的喝的,景區商店的東西很少有人買,餐廳沒什麼人吃飯,新落成的酒店入住率一直上不去。
景區的經營十分慘淡,都有點入不敷出,因此負責人心裏真是一個著急,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法改變困難的局麵。
這五個億的投資多少有點水分,但投資修建了這麼多旅遊基礎設施,修建了平溪縣第一家四星級酒店,兩個多億的真金白銀還是砸進來的。
這些錢也不全是旅遊投資公司的錢,有很大一部分是銀行貸款,這貸款到期就得還本付息,還有從其他投資機構拆借過來的資金,還欠著工程建設方的大筆工程款沒有結清呢,收入上不去,支出卻越來越多,這種巨大的壓力真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景區負責人隻有三天兩頭找到縣裏的領導去訴苦,可苦訴得再多,縣領導除了把一些公務接待從橘城賓館分一部分到半江大酒店這邊來,也無法給予景區更多的支持。
縣領導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能讓景區名氣大盛,外地的遊客紮堆湧來,讓景區投資方賺個盆滿缽滿,每次見到景區負責人隻能好言安慰,實在被景區負責人纏得煩了,一些領導聽說景區負責人又要求見,就以各種理由躲著不見。
景區負責人名叫袁鳳儀,其父是香江一位以花心著稱的大富豪,七十多歲亦不收斂,袁鳳儀媽媽隻是他眾多前妻女友中的一個,袁鳳儀也隻是他十多個子女中的一個,因此袁鳳儀身為富二代並不見得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幸福。
很小的時候其母把她獨自一人丟到英國念書,其父除了負責她的生活費之外極少與她見麵,更不用說在她成長的過程中給過她多少父愛了。
盡管景區的經營麵臨極大的困難和挑戰,袁鳳儀也不願放低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她是一位素食主義者兼運動達人,工作再忙每天早晚雷打不動都要身著各式運動服,或爬山攀岩,或遊泳練習瑜伽,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
袁鳳儀當初決定投資雪峰半江這個旅遊景區,就是非常喜歡這裏有山有水,山水相映,風景十分優美,空氣十分清新,遠離都市的喧囂,有陡峭的懸崖絕壁可以進行攀岩運動,有清澈的湖水可以遊泳。
湖光山色,風景絕佳,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沐浴著晨曦或者夕陽,在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練習瑜伽實在是再多的錢也買不來的一種至高無上的人生體驗。
袁鳳儀水庫邊上有一處風景極佳的私人領地,每天她在這裏練習瑜伽,身著泳衣跳入清澈的湖水裏遊上幾圈,半江水庫是平溪縣城的飲用水源地,好些年前都嚴禁市民在此遊泳了,袁鳳儀怎麼能搞特殊,不遵守禁令呢?
但是沒辦法,她是景區的老總,她是縣裏好不容易招商引資進來的貴賓,享受此特權,別人也拿她沒辦法,因為沒人敢來管她。
蘇俊華帶著這一群美女近二十人下榻在半江酒店,兩人一個房間,一次就要了十個房間,景區一下子來了大型旅遊團,一打聽除了這位領隊,其他遊客都是外地的,可把一直顯得蛋疼的酒店接待人員給樂壞了。
景區工作人員見蘇俊華攬客能力如此厲害,詢問他是哪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希望與他長期保持合作,把蘇俊華視為貴賓一般看待,希望他們在景區玩得愉快,帶著美好的體驗回去,向親戚朋友多宣傳多介紹,多帶一些外地遊客來此遊玩。
蘇俊華笑著問:“景區裏有些什麼好玩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