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仔,若是幾千塊錢的生意,照你這樣子分就沒啥意思了。這樣子吧,十萬元以下的單咱們對半分,十萬元以上的單你六我四,畢竟給你拉生意,我可是拿我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和信譽在給你做背書呢。你若是整不好,我這裏的風險也不小呢。”
“可以,沒問題,就按鄭大哥你說的意思辦,還是那句話,咱們哥倆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放眼長遠,一起賺錢,一起開心。”
多個朋友多條財路,蘇俊華現在要借用鄭勝利的人脈資源,逐步在香港富豪圈積累起自己的人脈資源。香港各行各業的富豪的生意觸角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利用這個人脈資源,蘇俊華可以合縱連橫,迅速把自己的商業觸角拓展到世界各地。
如果不動這方麵的腦筋,完全憑借自己的努力去組織一個團隊,一點點地去開拓各地的市場,這個過程會非常的艱辛和漫長,蘇俊華可不想慢吞吞地發展,他要借力發力,快速構建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所以這是年青一代創業者與老一輩創業者思維方式的根本不同點。
鄭勝利是一個商人,浸潤商海多年,早已形成一種深入骨髓的認識,無利可圖,沒有好處的事是堅決不會幹的,蘇俊華是何其聰明之人,察言觀色,早已把鄭勝利的心思揣度的不差分毫,前期分些利益給他也無所謂,蘇俊華也不會心疼比例過高,慢慢的這些資源會被蘇俊華自己所掌握,鄭勝利也拿不回去,當鄭勝利的這些富豪朋友都變成蘇俊華的朋友,這些人再把他們的朋友介紹給蘇俊華,蘇俊華就不必再給鄭勝利什麼提成了。
何況蘇俊華給富豪們治病不是想通過治病賺錢,趁人之危狠狠地敲人家一大筆錢,這些都是小錢,蘇俊華更看重的是這些富豪們所掌握的人脈資源,商業網絡,以治病為為切入口,交一大批實力非凡,資源龐大的富豪朋友,能給蘇俊華帶來的各種收益和好處真是無法估量,不計其數的。
鄭勝利又開著車,穿過港珠澳大橋來到香港,帶著蘇俊華來到他的朋友邱先生的家裏。
邱先生七十多歲,和他太太兩人住在一棟很普通的高層住宅樓裏,而不是蘇俊華期待中的半山豪宅,香港最有錢的富豪不會住在人口稠密,空間局促的高層公寓樓裏,一般都會選擇在視野開闊,周圍環境優美的半山腰上購買獨棟豪宅居住。
這樣的豪宅動輒售價幾億,十幾億,內地的一些超級富豪也喜歡來香港購置豪宅,這就使香港成為世界上富豪密集度最高的一個地區。
蘇俊華看到邱老先生家裏的條件心裏有些失望,不過醫者仁心,作為一名醫生,如果隻給有錢人看病,窮人沒錢治病,見到也見死不救,這就與醫者的精神背道而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