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壽張經驗,範縣的安民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在吳用李應朱仝蔣敬的安排下,梁山的大批糧草亦拉到縣城,救濟鄉民,穩定民心,範縣又一次的熱鬧起來了。
另一處,林衝的訓練營處亦招得了大量人馬。黃巾渠帥於毒有一定的統帥能力,遂範縣黃巾兵馬遠多於壽張,士卒體質與訓練亦好於壽張,當林衝整頓軍馬完畢,不禁喜笑顏開。因為這幾日,其總共整編範縣黃巾餘孽五千三百多人,招募本地青壯一千八百多人,又加之原先各戰營上交二千九百多流寇俘虜。眼下林衝訓練營竟有萬餘軍馬,喜得林衝徐寧樂開了花,當然登記、揀選、分類、建營、初等訓練等係列工作,也是直把他兩人忙得腳不離地夜不能眠暈頭轉向,就算是當日宋時江得悉後,派了張清索超史進楊雄等十來位兄弟前來協助,也不能稍作休息。
而公孫勝,這幾日主持安排了矮腳虎王英的葬儀,梁山好漢悉數到場,就連駐紮鎮守大本營梁山與壽張的柴進楊誌李俊阮家兄弟等人皆盡到位,隻餘燕青朱貴樂和張青孫二娘孫新顧大嫂數人未至,端得是隆重。隻是眾人談及時,都未免感慨萬千,直謂:本為星煞降異世,正是一展身手時;誰料難壓貪色欲,身死名敗兩不值。
這一日,萬事俱入正軌,宋時江趁兄弟皆在,遂於縣衙大擺宴席。
席半,宋時江捧出兵符印信,說道:“眾家兄弟,而今範縣已下,招得諸多人馬,如今我等掌有三地。近幾日,宋某與盧家哥哥,軍師等多番商議。各家大小兄弟,做如下安排,萬望各個管領,盡心盡責,如有違逆,定按軍法處置,絕不寬饒。來,蕭讓兄弟,你來宣讀”
聖手書生蕭讓於廳上,打開一卷巾帛,宣讀道:
護衛軍正副領兵指揮使 宋江 盧俊義
護衛軍左右軍師 吳用 公孫勝
護衛軍參讚軍機 朱武
護衛軍訓練營暨軍官培訓營 正將林衝 副將黃信、孫立
護衛軍馬軍第一營 正將關勝 副將宣讚、郝思文
(領兵八百,駐範縣北門)
護衛軍馬軍第二營 正將秦明 副將單廷圭、魏定國
(領兵八百,駐範縣西門)
護衛軍馬軍第三營(重甲營)正將呼延灼 副將韓滔、彭玘
(領重甲兵四百,駐範縣東門)
護衛軍馬軍第四營 正將董平 副將歐鵬、鄧飛
(領兵八百,駐範縣南門)
護衛軍馬軍第五營 正將張清 副將龔旺、丁得孫
(領兵四百,駐壽張北門)
護衛軍馬軍第六營 正將索超 副將燕順、馬麟
(領兵四百,駐壽張南門)
護衛軍馬軍第七營 正將史進 副將陳達、楊春
(領兵四百,駐壽張西門)
護衛軍馬軍第八營 正將穆弘 副將楊林、周通
(領兵四百,駐壽張東門)
護衛軍步軍第一營 正將魯智深 副將薛永、穆春、李忠
(領兵八百,駐範縣)
護衛軍步軍第二營 正將武鬆 副將施恩、宋萬、杜遷
(領兵八百,駐範縣)
護衛軍步軍第三營 正將劉唐 副將鄭天壽、鄒淵、鄒潤
(領兵四百,駐壽張)
護衛軍步軍第四營 正將楊雄、石秀 副將焦挺、石勇
(領兵四百,駐壽張)
護衛軍水軍第一營 正將李俊 副將童威、童猛
(領兵六百,駐大野澤)
護衛軍水軍第二營 正將張橫、張順
(領兵四百,駐大野澤)
護衛軍水軍第三營 正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領兵四百,駐大野澤)
護衛軍特戰團牌營 正將李逵 副將鮑旭、項充、李袞
(領團牌兵四百,駐範縣)
護衛軍特戰鉤鐮槍營 正將徐寧
(領鉤鐮兵四百,駐範縣)
護衛軍特戰山地營 正將解珍、解寶
(領兵四百,駐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