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群雄並起 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東平(一)(1 / 2)

諸人正談論間,有將士匆匆來報,說道:“國相大人,陳軍師與徐寧將軍回來了,兵馬駐屯城外。”

宋時江聞訊,心情一陣激動,問道:“他兩人呢?”

“主公!”廳外響起沉鬱之聲,諸人隨聲望去,一中年文士疾步入得縣衙大廳而來。此文士麵容清雋,三縷須髯,雖風塵仆仆,亦雙目炯炯,麵帶笑容,不是陳宮陳公台又是何人?

宋時江大喜,他內心暗叫:“說曹操,曹操就到。”哈哈,現在還沒這俗話,應該是說陳宮陳宮就到。他大笑叫道:“公台,一路辛苦。”

“何辛苦之有?”陳宮作揖笑答。作揖間,他望見大廳內多了一位青年儒生,風姿卓絕,清容俊貌,他不由發問:“這位是?……”

“潁川郭嘉郭奉孝。”宋時江朝陳宮介紹道,“奉孝大才,今日方來投某。”

荀攸撫須說道:“時人曰潁川多奇士。奇士者,郭嘉也,年方弱冠,狂放不羈,少有卓識遠見,素與某家叔父荀彧、潁川戲誌才交好。今日與主公說及我軍戰略藍圖,征伐方略,一番壽張對,令我等茅塞頓開也。”

郭嘉聞言,搖頭大笑,出列作揖,朗聲說道:“郭嘉見過陳公,陳公大名,奉孝久聞,今能得見,得償所願耳。”

陳宮也回禮,笑道:“宮卻是回來晚了,未曾聽得方略,甚為可惜,唯乞複言啊。”

宋時江左右盼看帳下軍師,叫道:“公台,我軍方略你自會知曉。但不知濮陽一事如何了?速速說來。”

陳宮大笑,捉狎道:“陳宮該罵,不見主公之急也。”他朝宋時江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婚配一事成矣,納采已成,問名相合,隻等納征,請期,親迎矣。”

納征,即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等。古代納征多以鳥獸為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後世簡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詩經?召南?野有死麋》中說:“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寫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為古代納聘多執雁為禮,故送聘禮又叫“委禽”。當然,古代納征也並非全用鳥獸為禮,象《衛風?氓》中所說的“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就是以布為聘禮的例子。後來,納征的禮儀越演越繁,成為六禮中禮儀最繁瑣的過程之一。請期,即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後,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現在民間俗稱“提日子”、“送日頭”。

眾謀臣聽得陳宮如此一說,俱歡聲大笑起來,說道:“恭喜主公,我等終得主母,候得世子,軍心可安,基業可續矣。”

“好吧、好吧。”宋時江苦笑搖搖頭,這些謀臣呀,一心隻想的是他早些婚配,早些生下嫡子。不過他內心確實也是滿心歡喜,不過他隻是歡喜於終於可以得到自己喜愛的女子了。那大喬,那絕美容顏霎時浮現於他心頭,嗬嗬,真真嬌憨、溫婉還有刁蠻、潑辣。奇怪的,性格百變,不過,我喜歡。

他抬起頭來,對陳宮說道:“如此,那後續納征,請期,親迎諸事,也辛苦陳公了。”

“那是自然。宮既已做賓相,自然負責到底。主公就等著抱得佳人歸吧。”陳宮撫須,清雋麵容滿是笑意。

“婚期不用過早,等某奪回東平,清平郡國,再去迎娶正好。陳公估算一下。”宋時江說道。

“遵命。”陳宮回答。

……

時間飛快,已是宋時江回壽張的第四日,忙忙碌碌把一切事項安排妥當,宋時江終於決定兵發無鹽,奪回郡治,讓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東平相了。

兵發無鹽之際,宋時江還有一事要做……

是日正午,豔陽高照,萬裏無雲,天和氣朗。看那壽張北城門外,那數日前廝殺慘烈的戰場舊址上,已是搭起三層祭台,台上鋪設七寶三清聖像,羅設二十八宿一切星官主宰;台後兩塊猩紅錦布遮蔓,高約數丈,寬亦數丈,四周鮮花環繞,神像赫赫,靈位森森,香煙嫋嫋,燈火熠熠;壇場外,旌旗獵獵,幡影飄飄。

入雲龍公孫勝一身青色八卦道袍,頭挽道髻,腳穿六耳麻鞋,身背鬆文古銅劍,手持白練拂塵,配上滿臉絡腮胡須,端得是儀表堂堂,道貌仙風。其作高功,站與台前,主持祭典。台下宋時江為首;盧俊義居中,吳用、荀攸居左,郭嘉、陳宮居右,五人列為次排;往後趙雲、張遼、林衝、關勝、高順、秦明、呼延灼、董平、魯智深、武鬆、典韋列為第三排;其餘將佐依次排列站於身後。眾人俱手持三炷香,眼觀鼻,鼻觀心,肅穆站定。眾將佐身後是數萬護衛軍將士,昂首挺胸,鮮衣亮鎧,軍容齊整,縱橫分明;再往外就是簇擁著難以計數的壽張鄉老百姓,密密匝匝,人頭攢動,人山人海,不過卻是萬籟俱寂,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