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追擊濟爾哈朗(1 / 2)

祖大壽聽完後,傻眼了,他沒想到就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就解除自己的兵權,做的連自己都沒法反駁,誰叫自己說野戰打不過韃子呢。如果不答應,一個怯戰的罪名,就可能落到頭上,而且新任總督內攜大勝韃子的聲勢,外有大隊驕兵悍將,自己的外甥吳山桂又被,支出去埋伏濟爾哈朗了。於情於理,自己都應該派兵的,剛才真是糊塗了,現在命令一下,隻能先遵守,私下再想辦法,反正遼東兵馬軍官都是自己的人。

這樣想著,祖大壽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是,下官遵命!”說完領著龍飛一行人,進入錦州城。

夜裏龍飛叫過曹變蛟說道:“曹總兵,你可知道,我為何要上你暫領遼東兵馬?”

曹變蛟一聽這話,就明白了,朝廷對遼東不放心,遼東兵馬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慢慢的朝著軍閥方向發展,這是朝廷和陛下不允許的,聽說祖大壽是對朝廷旨意,選擇性的執行,陛下下旨召祖大壽進京,祖大壽也找各種理由推脫,更為關鍵的是,祖大壽曾經投降過韃子。以前是韃子占上風,朝廷需要祖大壽牽製韃子,現在韃子已經失敗,朝廷不會容忍祖大壽這樣的兩頭草。曹變蛟斟酌著語氣說道:“總督大人智謀無雙,一定有什麼深意,大人需要下官做些什麼?”

龍飛看著曹變蛟,心想這曹變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嘛,隻是稍微提點了一下,就明白了。龍飛不緊不慢的說道:“聽說遼東兵馬的軍官,都是遼東籍的,如果不是遼東籍的人,根本無法再在立足。遼東兵馬是大明的軍隊,不是一家一姓的私兵。所以,庸者下,能者上,你要整理整理遼東的兵馬,不能再放任不管了,知道嗎?”

“屬下一定還大明一個遼東兵馬,遼東兵馬一定會成為大明最忠誠的一支兵馬”曹變蛟向龍飛保證道。龍飛聽了曹變蛟的話,稍稍放下心了。如果不解決遼東兵馬的問題,說不定又是一個“韃子”,所以龍飛才對祖大壽下手,有祖大壽的遼東兵馬,那麼邊境不一定安寧,所以,對遼東這個家族式的軍隊,必須要進行整頓,拉下一批人,充補一批人,庸者下,能者上,一定要保證,軍隊裏升遷公平。

龍飛拍了拍曹變蛟的肩旁,“你明白就行了!我也不多說什麼,現在大明內憂外患之際,實在沒有多少實力內耗了。你明天一早就出發,彙合洪承疇,兵發沈陽。”

……

龍飛帶著祖大壽,還有被俘虜的皇太極等人回京了。曹變蛟彙合洪承疇,向濟爾哈朗發起進攻。自從皇太極被俘虜之後,濟爾哈朗就惶惶不可終日,一心想著早點回到沈陽,隻有回到了沈陽,才能讓濟爾哈朗有點平安感。所以濟爾哈朗帶著圍困錦州的十四萬兵馬,一下子就紮進了,洪承疇編織的陷阱。

大戰從濟爾哈朗的哨探,到林子裏解水開始。濟爾哈朗的軍隊,沿著平原前進,因為是韃子的占領區,而且地形都是平原,所以濟爾哈朗的前軍哨探,沒有太過偵查。當中軍的探子,在左邊林子裏發現洪承疇率領的明軍時,濟爾哈朗的前軍,已經開到林子前了。領軍的軍官發現濟爾哈朗的探子,立馬殺了,並火速告知洪承疇。

洪承疇得到消息後,立馬發令攻擊,不再等濟爾哈朗中軍了,既然現在被一個探子發現了,那麼就會有第二個,所以還不如現在乘著濟爾哈朗的前軍沒有準備,立即開打,阻擋濟爾哈朗的歸路。大明軍隊,從林子衝了出來,韃子的前軍,一片混亂,他們沒想過這麼近,居然埋伏了一支軍隊。

“探子幹什麼吃的,怎麼有一支軍隊埋伏在這裏,趕緊去告訴旗主,傳令將今日哨探一律梟首,我們鑲藍旗從不養廢物。”鑲藍旗前軍將領對著手下嗬斥道。現在說什麼也晚了,隻能死戰了,必須組織起來,不能打混戰,雖然混戰,自己這邊戰力高一點,但是自己是騎兵,騎兵精貴,而且自己的人少一人,就少一人,大明那邊少一人就會有十人,所以必須騎上馬跑起來。

鑲藍旗前軍將領一邊派人求援,一邊組織士兵出戰。洪承疇發現了韃子前軍的變化,急忙令吳山桂帶人,纏住韃子。另外派人在東北方向,六裏處,建立營地,如果野戰不利,也能有一個背靠之處,結營抵抗。

大明將士和韃子攪在一起,不斷有人倒下,又不斷有人衝進來。弓弩箭手不斷拋射,阻擊後麵的韃子騎兵,左右虎衛營絞殺韃子前隊士兵。隨著韃子的騎兵越來越少,鑲藍旗前軍將領下令後退,韃子潰退的騎兵,分成兩部,直接越過韃子的中軍,從中軍兩邊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