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含天門(1 / 2)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含天山地勢的真實寫照。

含天山是一座孤立的山,山頂四周凸起,中間卻地勢平坦,遠望此山,如張開大嘴的巨人欲吞天吐地,人們稱它為“含天山”。山間茂密的樹木錯落有致的覆蓋整個含天山,夏天重巒疊翠,微風吹來,那綠色的波浪在山間跳躍,美景如畫!

含天山頂地勢平坦之處建有一座方方正正的莊園,正門上方 “含天門”三個大字如行雲流水般映入眼簾,這就是含山派的立足之處,含山派在江湖上的力量不容小覷,再加上易守難攻的地勢,連朝廷也不敢小覷,與含山派也是井水不犯河水,朝中部分權臣總想拉攏含山派,卻往往以失敗告終。這含山門就像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這含天山就是含天派弟子們的世外桃源。

據說一百多年前,一位馳騁疆場的常勝將軍,卻因勞苦功高遭皇帝忌憚、群臣妒忌,最終被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蓋在頭上導致家破人亡;

九死一生的他看破了紅塵,厭倦了官場上的明爭暗鬥,想找一個遠離朝廷紛擾、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他四處漂泊,來到這四周被河水切斷的含天山,孤零零的一座含天山多像孤零零的自己!他斷竹、造舟,上了這含天山。他收留附近的孤兒,傳授武藝,建立含山派,這就是含山門的祖師爺清源掌門。江湖上稱他們為“含天門”。

含天門的祖師爺立下的規矩,現在時時被弟子們當作訓練口號——“遠離紛爭、獨善其身、逍遙自在,唯我含山”!

如今含山門已由第六代孤辰掌門接手。由於百年來的發揚光大,含天門已有幾千名弟子。門中弟子大都是含山門中收養的孤兒及貧苦人家的孩子,還有慕名而來的正義之士,再加上含山派的祖訓,因此含山派弟子之間竭誠相待,親如手足。且山中不分男尊女卑,女弟子更是幗不讓須眉。

“師兄,一起去後山采果子吧!”淩嫣眨眨眼看著正在廊下讀書的薛子林。

子林回頭看了看精靈古怪的小師妹,原本如花似玉的她越來越出落的亭亭玉立,皎月一般的眸子閃著渴望的光。

“嫣兒今日的書可是讀了?前幾日學的劍法可是練熟了?”子林微笑著問道。

“哼,就知道你會跟爹爹一樣,一見麵就問個沒完沒了,不去就算了,哪那麼多事,我找五師兄去!”

“那個,師妹……”子林的話還沒有說完,淩嫣已經跑遠了!

子林無奈的搖搖頭……

想想也是,師父孤辰掌門年過半百,隻此一女,師母早逝,師父便更加溺愛,淩嫣在含山上總是讀書不用心,習武懶散,師父也是睜一眼閉一隻眼,如今已經十五歲了,還總是貪玩。

“這個可愛的小師妹什麼時候能長大啊!”子林感歎道。

這含天山四麵環水,三麵絕崖峭壁,卻隻有南麵地勢平坦,此處有渡口。河的對岸是一個叫無憂的小城,小城隨著含山派的壯大也逐漸繁榮起來……

近幾十年來,隨著含山派弟子數量增多,糧食需求量增大,山上的弟子采野果、種茶葉、養蠶織布……也逐漸用這些同無憂城的百姓換糧食,順便采辦各種生活用品,與山下的無憂城的來往也逐漸密切。

含天派弟子出入含山都是通過船隻,含山腳下及含水河對岸都修有渡口,皆由含山派弟子把守,凡是含山派以外的人絕沒有機會上山。

薛子林就是孤辰掌門二十年前在含山對麵的渡口邊上的樹林裏撿到的,那時他還是繈褓中的嬰兒,因見孩子肚兜上繡了一個“薛”字,孤辰掌門猜測這孩子的父親一定姓“薛”,又是在林中撿到,因此取名“薛子林”。

如今薛子林學富五車,武藝超群,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且風度翩翩,為人謙遜有禮,頗受師父信任,替師父打理門中大小事務有條不紊,深受同門師兄弟敬重。他更加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午後,子林在後山練劍,聽到緊促的鍾聲,一定是師父有緊急事物召喚大家,他收了劍抹去頭上的汗,迅速趕往議事殿。

走入大殿時,師父和眾位師伯已經在各自尊位落座,

師父宋孤辰掌門居中,左上首坐著大師伯杜孤良,左手第二位坐著二師伯冷孤山,右手邊第一位坐著三師伯鄭孤鬆,右手邊第二位坐著掌門的小師妹喬孤雲。五位長輩神情嚴肅。

眾位弟子們已經垂手而立在殿下,居長者在前,年幼在後,還有的陸陸續續朝著議事殿趕來。

等到弟子們到齊,隻聽大師伯孤山先開口:“含山門的弟子們,我們的祖訓是什麼?”

“遠離紛爭、獨善其身、逍遙自在,唯我含山!”眾弟子答道。

“近百年來,自從我們清源祖師爺建含山門以來,含山門都遠離世間紛爭,”孤山頓了頓,接著說:“可如今我派有些弟子卻貪戀人世繁華,被朝中之人拉攏,不惜背棄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