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興率先走到座位上坐下,二皇子耷拉著腦袋跟了過去,坐在上位。
小廝送了茶,兩人喝了兩口後,陶明興開口問道:“這件事,殿下有什麼打算?”
沒有問事情的始末,也沒有問緣由,而是直接問了結果。
陶明興的態度,讓二皇子心裏更加沒有底氣。
按照他的想法,不是應該先分析各方反應,再想出一一應對的方法嗎?
沒有責問,沒有訓斥,甚至連句關心的話都沒有。
二皇子惴惴不安,“外祖父……”
“殿下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臣老了,幫不了殿下了,跑跑腿什麼的,臣還是可以的,所以,殿下,您想怎麼做?”
“外祖父!這件事是我錯了!”二皇子認錯的態度很誠懇,連自稱都變了。
陶明興卻依舊是一副事不關己,波瀾不驚的模樣。
二皇子心裏大駭。
雖然知道陶明興不會放棄自己,可這種讓他自生自滅的態度,讓他手腳發涼。
起身,不顧自己的身份,竟然跪在了陶明興麵前!
陶明興微微抬起眼簾,因為二皇子埋著腦袋,所以沒有看到他眼底的鄙夷與諷刺!
果然是扶不起的阿鬥!
陶明興就想不明白了,自己的小女兒那麼聰慧的一個人,琴棋書畫曾是京城貴女中的翹楚,文韜武略,也不輸她的幾個哥哥。老皇帝也是心狠手辣,有勇有謀的厲害人物,為何兩人生出來的兒子卻是個懦弱、無腦,隻會好大喜功的蠢貨?
陶明興的沉默,讓二皇子愈加不安。
抬手,輕輕拽住了陶明興衣袍的一角,“外祖父,此時與外孫沒一點關係,都是黛姨娘擅自做主,外孫是被牽連的。”
二皇子還不算無可救藥,知道在陶明興麵前賣慘。
陶明興不由得多看他一眼。
這個外孫雖然懦弱無能,好大喜功,卻勝在聽話。
至少在此之前對他這個外祖父的話是言聽計從的,所以,即使這個外孫能力不行,他也願意扶持一把。
不為別人,就是為了自己,他也沒有選擇。
而且,他現在老當益壯,把這個外孫扶上了高位,再給他找一個家世、能力都不錯的正宮,生下嫡子,好好栽培,日後順利扶持上位,陶家幾代人都可以高枕無憂,享盡榮華富貴。
退一步說,就是他的身體不行了,在宮中的女兒,二皇子的幾個舅舅都是有能力的,隻要他們合力,穩定二皇子的位置,栽培他的嫡子,他也沒什麼好擔憂的。
在此之前,事情確實如他所料的那般,有大皇子在前麵,無人注意他們的動作,就是大皇子被廢,還有個三皇子在風口浪尖上,任憑三皇子這些年如何風生水起,如何被聖上偏寵,他們都不曾打亂自己的節奏。
宮裏有女兒,外麵有他和二皇子的幾個舅舅,他們的勢力是三皇子望塵莫及的。
原本,他是想讓三皇子與四皇子鬥個你死我活,他們最後漁翁得利,可誰料到,二皇子急功好利,竟然去做那個替死鬼。
這些時日,二皇子暗地裏做的那些,他都知道。
之所以沒有阻止,是因為他有他的思量。
二皇子雖然是他的外孫,可身份尊貴,二皇子做的事,他強行插手,隻會祖孫反目。
二來,二皇子有心背著他,態度就說明了一切,他說多了,做多了,隻會適得其反。
第三,他有心讓二皇子受點教訓,所以才對二皇子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是,他低估了二皇子的野心,也高估了他的能力。
嘴角的嘲諷更甚。
陶明興居高臨下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二皇子。
原本,他以為二皇子不過是意氣之爭,與三皇子的爭鬥,僅限於商鋪上的價格戰。
雖然二皇子處於劣勢,可那幾間商鋪,他們還是輸得起的,能讓二皇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值了。
隻是沒想到二皇子是個眼高手低,且不知道取舍的。
吃了虧,要懂得及時止損,而不是不管不顧,一頭紮進去。
陶明興多少能明白二皇子的想法。
被他壓製得狠了,想在他麵前做出一番成績。
蠢貨!
沒那個能力,還想用魚死網破的手段,那不是自尋死路,是什麼?
“殿下,這件事臣自然是相信您的,可事情發展成這樣,您有什麼打算?”陶明興一邊扶起二皇子,一邊問著他的意思。
察覺到陶明興語氣中的鬆動,二皇子也跟著鬆了口氣,隨即神色凝重地分析了自己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