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2章 除族(1 / 2)

喬藴曦卻是搖頭,“不,我應該去看看,我的名字都還沒寫進族譜,霓裳郡主的名字就要上去了。”

這個借題發揮的機會,不好好把握,真真是可惜了。

顧氏一族雖然發家早,可並不光彩,而且幾代人都是靠女人,所以顧氏一族看上去光鮮,可骨子裏改不了泥腿子的那種小家子氣,幾代人的經營,也就是定國侯這代稍稍好一點,止住了落魄的趨勢,可也僅僅隻是這樣了。

所以,顧氏一族的族人還是在京城,顧氏一族的發源地。

用族人自己的話說,就是做人不能忘本。

不管定國侯府那邊如何發達,他們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忘了自己曾經是什麼人,不能因為身份不同,就學著奢侈、紈絝,顧氏一族的家訓就有“自律”兩個字。

聽上去高大上。

其實不過是,定國侯府的“強大”還不足以讓顧氏一族的人搬遷到京城,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與其在貴人圈過著低微的生活,不如在這“窮鄉僻野”過“貴人”的生活。

至少,周圍的村鎮都以他們馬首是瞻,族長等人過足了官癮。

顧氏一族的人很聰明,特別是在“算計”上,有著天賦一般的精明。

喬藴曦是第一次到顧氏一族的“老窩”,沒什麼新奇的地方,相反,第一眼給她的感覺並不好。

怎麼說呢?

喬藴曦環視了一眼。

不能忘本?

可是顧氏一族的村子是極盡“奢侈”的,幾乎每家每戶都是磚瓦房,院子有大有小,單看各戶人家能買多少地基了。

怪不得鳳氏對顧氏一族的族人沒好臉色,這些撐麵子的東西,都是侯府每年的“資助”。

顧氏一族的人愛麵子,特別是還有定國侯府這麼一個“顯貴”的存在,瞧著族長那拿腔拿調的語氣,喬藴曦就覺得可笑,撇過腦袋,眼不見為淨。

為了今兒霓裳郡主上族譜的事兒,族人們忙活了好幾日,排場可謂不是一般的大。

族長請來了族裏輩分最高的太叔公。

看著太叔公顫巍巍的身影,喬藴曦眼角抽了抽。

“太叔公七十多歲了,不是特別重要的場合,他不會輕易出門。”顧瑾臻難得給喬藴曦解釋了一句。

喬藴曦點頭。

古人能活到這個歲數,真的算是高壽了。

開場白一大堆,無非是對顧氏一族遠景的憧憬,以及對霓裳郡主的一番褒揚。

喬藴曦與顧瑾臻並肩站在一起,兩人十分配合,難得沒有找茬。

這也使得族長與定國侯等人鬆了一口氣。

“喬喬,你不用在意,我的名字也沒在族譜上。”

所以,那個勞什子族譜,在他眼***本就是一張廢紙。

喬藴曦悄悄握住了顧瑾臻的手。

怎麼可能不在意?

古人最注重家族,注重自己的根,不管顧瑾臻與定國侯的矛盾如何,他都是定國侯的兒子,是顧家的人,更是顧氏一族的人。

可就是這些所謂的親人,剝奪了他姓氏的權利,拋棄了他。

不在意?

不過是在無數次失望,一次次被拋棄後,自己說服自己的一種解脫。

“嗯,不用在意,以後我們自己開族,你是族長,我是族長夫人,整個族裏就我們說了算。”

想到了什麼,顧瑾臻挑眉,“這樣的話,你得多生幾個,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不然族譜上孤零零的幾個人,一點也沒有將軍府的氣勢。”

“將軍府?”喬藴曦白眼,“說到這個,老皇帝賞賜了你那麼多東西,怎麼就不賞賜一座宅子?”

“有了宅子,我們就搬出去了,侯府裏的人還能謀到什麼?”顧瑾臻鄙夷地說道。

喬藴曦並不是真的在意宅子的事,顧瑾臻有自己的別院,真想搬出去,他們自己就搬出去了,可現在他們很享受侯府裏那群人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的模樣。

兩人旁若無人地說著悄悄話,根本就沒注意族長說了什麼,直到老族長叫顧瑾臻的名字,兩人才回神。

“臻哥兒,之前因為種種原因,你的名字沒在族譜上,我知道你對我們這些族人一直有成見。可你仔細想想,你是姓顧的,卻處處與你父親作對,與我們作對,我們對你一再寬容,可那個時候的你,正處在叛逆期,油鹽不進,不管我們說什麼,你都認為我們是在狡辯,是在掩蓋事情真相。我們不知道你從哪裏聽到了什麼,對我們有那麼大的誤會,萬般無奈之下,我們決定對你適當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