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一位正在賣書的大娘瞥了一眼喬進,說道:“這丫頭是一名海島教師,每年暑假都來這裏收課本,收教材。”
然後又對姑娘說道:“姑娘,這是我替你攢的東西,鄰居們沒有空,都放到我這裏來了,有課本,還有練習冊,這書包、文具盒都給你。”
“謝謝大娘,你看多少錢,我給你。”遮陽帽女人從口袋裏拿出錢道。
“大娘能要你的錢嗎?這麼熱的天,你也趕緊回去吧。”大娘微笑的說道,一臉的關心,她不願意要女人的錢。
喬進更加好奇了,有人收小學教材的舊書,有人不願意要錢,這其中一定是隱藏著什麼事情,問道:“大姐,現在學生課本不都是國家免費發放嗎?你怎麼還收舊課本呢?”
遮陽帽女人抬起頭,露出一副清秀但很滄桑的麵孔,眉頭微皺,不滿的說道:“大哥,拜托你,不要叫我大姐好不好,我才24歲,我有那麼老嗎?”
她笑笑接著道:“我是一名海島教師,那裏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也基本上沒有見過外麵的世界,他們的父母常年在海上打漁,沒有時間照料孩子,政府認為在那裏設一所學校沒有必要,所以我就擔任了那些孩子的教師。”
頓了頓片刻,女人繼續說道:“孩子倒是不多,86個,但卻分為4個年級,為了能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功課,我隻有利用暑假來給孩子收舊課本舊文具,他們可喜歡這些了。”女孩笑的很陽光,很燦爛。
一個自發教孩子的教師,學生連最基本的課本都無法保證,這讓喬進感到很慚愧,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喊了多年,把嘴皮子都喊破了,可是今天還是出現在了眼皮子底下,喬進身為南沙市市長感覺到十分丟人。
雖說南沙學校現在已經開工,但工期最起碼還得一年,難道這一年時間還得讓孩子們86個孩子4個年級一個老師交嗎?這種教育的方式說出來誰也不相信,但確實是真真切切地存在。
“你叫什麼名字。”喬進嚴肅地問道,心裏對於這個年輕女教師非常的佩服,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勇氣與毅力,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女孩笑笑,那笑容猶如陽春三月,讓人心情不知覺的好起來,說道:“我叫崔曉輝。”
“好,崔老師,謝謝你為教育作出的貢獻。”喬進說完從口袋裏掏出所有的錢,看了看好像不是很多,又伸手對宋小玉說道:“小玉,把你身上的錢借給我。”
小玉掏掏錢包,留下了一百塊零花錢,全部遞給了喬進,喬進把錢塞到崔曉輝手裏,道:“這錢是讓孩子們買文具的,請收下。”
喬進當過教師,深知教師的辛苦,教師是良心買賣,如何交給學生文化知識和做人道理,隻有他自己知道,何況是這種隻願付出不求回報的教師。
“我替孩子們謝謝你,您能告訴我您的名字嗎?我讓孩子們記在心裏。”崔曉輝接過錢問道,一臉感激的看著喬進。
“你就告訴孩子們,我是一個姓喬的老師就行。”喬進說完,拉起宋小玉的手離開了崔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