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書院的火爆,說實話,鄭杳茗想到了,但是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書院竟然三次被賣斷貨,貧窮鎮的大哥都打算搬著自己的印書的機器來到鄭杳茗的店鋪裏麵邊印邊賣輔導書了。
鄭杳茗覺得,這個世界,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其次是女人的。
書局一火,各種店鋪便都爭相模仿,但是卻發現鄭杳茗的東西沒有那麼簡單能夠找得到,同樣的最可怕的是他們發現根本找不到鄭杳茗賣書的地方,所以就此作罷。
鄭杳茗盤賬之後,定了許多的規矩,招募了大抵有五十個人的管理團隊,同時也給家遠的孩子提供住宿。
書院火了,鄭杳茗趁機將旁邊的鋪子也盤了下來,一間鋪子賣書,一間鋪子補習。
崔玉上大課最壯觀的時候,一間屋子裏麵有一百個學生,這些學生當然不是從這個鎮子裏麵出來的,還有很多的別的鎮子裏麵出來的學生。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不免費的。教育業真的是賺錢的行業,而且是家長跪著送錢的行業,除了醫生之外,還真的沒有這麼厲害的行業。當然了,這個行業是真的沒有醫患矛盾。
再到後來,人實在是太多了。於是鄭杳茗想到了,還是要可持續發展,書院需要人才管理,於是她在社會上招聘夫子,許諾以重金。就這樣,整個書院分開了,招募了更多的學生,但是崔玉是金牌教師,所以一直他的地位是沒有變化的。
入學,再後來,在本部真的是一件麻煩到極端的事情。
最後鄭杳茗想到當初自己在人倫道的經曆,於是想到了,入學這件事其實有別的解決方法的。比如考試!
鄭杳茗想要好學生,但是一些差學生,也會想方設法的進入書院的大門。鄭杳茗的書院真的是榨幹了工薪家庭的最後一滴血,但是鄭杳茗還真的覺得沒有什麼。
在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這種事情真的是比比皆是。誰吃的又不是人血饅頭。她從來不覺得自己的人生因為這個時代的緣故,有什麼可悲的,反而對於鄭杳茗來說,處處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漸漸地,鄭杳茗的書局越做越大,臨街的房子全部被盤了下來。整個街道也都漸漸的開始變化了,以前這裏是吵鬧的集市,可以說是三教九流彙聚的地方,但是如今,漸漸地,這條街道成了買筆墨紙硯,文化人出入的地方,可以說隻要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孩子,真的都是從這條街上跑大的。
房價、物價水漲船高不說,還催生了一些灰色產業鏈,比如考試答案買賣什麼的。
鄭杳茗也是聰明人,每次考試之前,都會徹查書鋪子,或者給書鋪子一些假答案。就這樣,在魔鬼式的訓練之下,書院的學生越來越多,到後來,隻能走讀而不能住宿了。
時間很快,崔玉和鄭杳茗又在這個鎮子過了五年,對於鄭杳茗來說,一個地仙的五年何其短暫呢,對於崔玉來說,同樣也是這樣。但是對於餓鬼道的眾生來說,真的這一刻是太不容易了,他們能夠活過五年的痛苦時期,等的就是這一天。
鬼差,真的是一個好職業。
酆都城內開始遴選鬼差,就這樣,崔玉五年培養的幾百號學生一齊去應考,竟然霸占了所有鬼差名額的百分之六十,這次考試之後,鄭杳茗的書院更加火爆了,貧窮鎮所有的印刷廠的工匠全部都來小鎮求口飯吃。但是鄭杳茗的書都是固定的一家買,可以說是燈下黑了。
鄭杳茗知道,自己做過很多低買高賣的生意,但是若是在一個平等的市場之下,說實話,還真的是做教育掙錢,他從沒有這樣的日子。
兩個人將多年攢下的積蓄,在這次科舉考試之後,將那個太乙救苦天尊賞賜的家擴建,從酆都城裏麵請了三千個工匠,每個工匠都帶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又過了三年,依山而建的建築,從上到下,三進三出三套院落,可以容納上千人。
那天,整個小鎮的人都過來慶賀,酆都城裏麵著名的書館也過來參觀,兩次科舉考試,足足讓和這個書院出名。
剪彩當天,鄭杳茗將自己的書院命名為“流雲書院”,說實話,鄭杳茗並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把書院起成名字。其實如同所有的美好都在最後回到了一個開始的地方。
如同當年的流雲會所,也如同今日的流雲書院。
鄭杳茗是真的收心了,好好做教育,好好的培養下一代。
從此之後,整個世界,鄭杳茗和崔玉的名字傳遍了,誰都想去流雲書院進行學習。同樣的,誰都想和鄭杳茗和崔玉認識。大家總覺得他們是飽學之士,但是鄭杳茗知道,其實她絕對不是什麼飽學之士。
隻是應試教育,她很擅長而已。書院成立之後兩年,第三次科舉。朝廷擬錄取鬼差三十人,其中二十四人出於流雲書院。這次考試之後,崔玉將自己的工作交給了蘭小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