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入城,陶謙大喜,不顧體恙,設宴款待聯軍首領,又搬出大車酒水犒勞士兵,全城上下一掃多日來曹軍圍城的頹氣。州府當中,宴延早開,主廳之內,十多桌案早滿了人,除了聯軍首領,其餘皆是徐州重要的官員。陶謙跪坐於主位,左右是孔融和田楷,其下則是劉備,糜竺,其餘向天羽、關羽、張飛、趙雲、杜京、席烈、陳登、曹豹等皆在列。穿著精致的仆從穿列於各席,不時為諸人添上酒水。
飲酒作樂、高談闊論是孔融的強項,這個時候自然少不了他的聲音,幾樽酒下肚之後,孔融開始強烈抨擊曹操,引經論據,將其大罵一通,然後又開始議論當今朝政,大罵李催郭汜之流,說到後來,又開始大罵董卓,連西涼兵一塊罵了個透徹,更然後直議當年靈帝的是非,已是醉態畢露了。
孔融大罵曹操,廳中諸人自然解恨,紛起附和,罵到李郭董卓之流,亦是欣然拍手,但說到靈帝是非、當今朝政時,劉備、陶謙等便默不作聲。眾人雖覺孔融滿腹經綸,才情極佳,但酒後狂態,終究是書生意氣。杜京、席烈想要提點孔融,但他談性大起,哪會在意二人提醒。酒過數巡,孔融竟然起身遍與廳中諸人對飲。陶謙見他醉態盈然、天性彰顯,倒也樂得和他對飲,但心底裏不免對孔融的本事輕看了幾分。劉備倒是非常謙和沉穩,很少說話,偶爾孔融問話,也就簡單回答一二,但凡涉及朝政便敷衍幾句。他倒不是不關心朝政,而是認為高談闊論於事無補,反不如幹掉實際的。田楷也甚少說話,隻作冷眼旁觀,孔融前來敬酒,便隨意喝上兩口。
宴會的主角本來是陶謙,但孔融一連竄的口惹懸河,反倒把此地當成了北海,陶謙無奈,隻好將心中許多言詞都按下。
有了孔融,這宴會自然飲不多久,孔融連飲數樽之後便即醉倒,陶謙令人收拾客房,抬他下去休息,宴會隨之也就散了。
這宴會對向天羽來說,索然無味,整個過程都是孔融在長遍大論,可在座諸位,除了孔融這個大儒,在座的武將居多,文臣方麵也就糜竺、陳登,而且還不是那種喜歡談天的主。所以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不過,聯軍入城大漲徐州士氣總算是喜事,大家也就抱以寬容的態度了。
散宴之後,向天羽急衝衝拉著趙雲去自己營房,再又抱來兩壇酒,要和他拉拉感情。他知道若不趁機這樣做,等一下趙雲就會給劉備叫走了。劉備對這員虎將可是炙眼得很哩!
趙雲拗不過向天羽的熱情,再加上向天羽開口就是要報答他在戰場上的救命之恩,他若不去,反倒顯得無禮了,便和向天羽來到他的營房。
向天羽拉著趙雲坐下,拍開酒壇,倒了兩碗酒,遞了一碗過去,道:“趙兄,今日若不是你,我向天羽這條命就已經交待啦!來,我先敬你。”說罷,端起酒碗一飲而盡,爾後用衣袖抹了抹酒,大叫一聲痛快。趙雲見狀,微微一笑,眸子裏清澈似水,接過酒碗,亦是一飲而盡,道:“些許小事,向兄就不必掛在心上了。”
向天羽道:“哎!這對趙兄是小事,對向某可是性命攸關的事。這個恩我向天羽記下了。”說罷拍了拍胸脯,繼道:“日後趙兄有什麼地方需要用得上向某,盡管開口,上刀山下火海,向天羽決不皺一下眉頭。”趙雲見他說得豪氣,心中好感叢生,道:“向兄是個痛快人,我趙雲也就不再矯情,來,且飲。”說罷,端起酒碗和向天羽碰了一擊,二人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