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方麵,尤其是生物學方麵這一點上來講,人類的意識,還是動植物的意識,都是無法修改,移除,上傳等行為。”
“全息艙是使用何種技術做到的呢?”
那些科研者準備的問題還挺豐富,這直接就提到了點上。
很多記者們聽到都是一臉的懵逼,因為他們都根本不懂這些。
所以聽起來就有些很不明白。
而葉凡聽到他們的問題,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道:“有很多媒體記者們都沒聽懂吧?我可以通俗的給你們翻譯下。”
記者們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那些科研者的問題,有些太過專業化了。
“他們要詢問的問題,主要就是一點,意識上傳器是否真的存在。”
聽到這句話,現場媒體記者們都緊張了起來。
他們來的目的,也就是確認一下這個東西。
葉凡笑著摸了摸鼻子。記者們都將鏡頭對準葉凡,拍攝的所有的動作。
哪怕是最細微的小動作。
現場也安靜了下來。
都仔細的聽著。
葉凡思考了一會後,一臉鄭重的道:“關於意識上傳器這一點,我這麼說吧,對於自我意識的認知,釋迦牟尼就思考過,他說“諸法無我”。
世上沒有所謂的自我,自我是一種虛幻的感覺。這雖然是主觀唯心主義,但卻有一定科學性。
探討一種狀態,曾經的我是不是我?
假設不幸的斷臂人楊改之,將他的右手埋在了土裏,那土裏的右手對他來講算自我麼?如果是自我,那麼自我無法行使操控權。
如果不算自我,那麼人類實際上隻能觀察大概2到5毫秒之前的世界,我們所謂的所有我,都是曾經的我,那又算什麼呢?
探討另一種狀態,因為世上所有物質都可以量子化,而且如果量子狀態確定,它的下一刻狀態也就可以確定(指塌縮狀態)。
然而觀察人體某一刻所有量子狀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假設我們能夠觀察到,並且通過高科技構造了一個完全同樣的人,再把原來的人“幹掉”,這不就能實現所謂瞬間移動了嗎?
可是新複製體的自我和原本體的自我是一個我嗎?參考諾蘭電影《致命魔術》裏麵特斯拉的複製機,細思極恐。
對自我的描述,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範圍,因為自我是大腦意識的產物,是人類生物應激性的高級體現,所以一直讓人們感覺很懸。
在弗洛伊德開始的心理學體係中,自我主宰著心理感受,它在人出生時為最大,那時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我都會得到父母的滿足。隨著成長,人的自我不斷重塑,每個時間的自我都不一樣。
回到題目,自我意識駕臨到機器中,那隻不過是一個擁有生前記憶的機器罷了。
即使機器能夠模仿人類腦結構來模擬生前的情緒,但我認為這也並不意味著重生,我們擁有的知識和智力,都是一生的體驗。
超越了自然之理的造物,這和過分解讀自我本身一樣,會讓人瘋狂甚至迷失。”
“這樣,你們是否懂了?”
“意識上傳器,還覺得存在嗎?”
“至於意識是如何與遊戲內容解除的,記者們不懂,難道你們都不明白,有著一種叫做意識連接器,轉換器,傳輸器,而為什麼非要是上傳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