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根一合計,反正也沒農活,“行啊,不過你可得給車加油。”
“行,沒問題,你去把車開過來,我找幾個竹筐裝棗。”一揮手,答應了王全根的要求,轉身進屋找爺爺在世的時候編的竹筐去了。
倆人將棗子摘了下來,放進三輪車就往鎮上趕去。
雲溪村距高翔鎮有大概十公裏的距離,雲溪村是個窮村,可這高翔鎮卻是個富裕的鎮子,按理說,這鎮子富裕了這下麵管的村子還能窮嗎?可這奇怪的現象就出現在了高翔鎮和雲溪村上。
雲溪村東邊背靠大山,說是大山也不算怎麼大,就是平原地區特有的那種土山,最高的地方也就四十來米,樹木植被茂密,景色優美。
鎮領導也沒少在雲溪村上下功夫,最初是想發展旅遊業,可因路況不好,再加上這山裏時常有野獸出沒,不安全,這計劃就擱置了下來。雲溪又發展自己的特產,前些年種辣椒,每年還有點收入,可這外省的高產辣椒一進入本省,辣椒價格直線下滑,也就沒人種辣椒了,後來又種蘋果,剛開始還不錯,後來因為化肥過度使用,導致田裏的土都結板了,這蘋果也不行了。
這雲溪村就像被下了詛咒一樣,種啥啥不行,領導換了一批又一批,愁了一個又一個,最後也不管了,要不怎麼像造紙廠這麼汙染嚴重的企業能建在雲溪村呢。
路有些顛簸,三輪車開在上麵一上一下的向鎮上駛去,就這路還是前些年鎮裏出資修的石子路。“全根叔,你說我把這棗子一斤多錢好啊?”劉辰有些迷糊,他19歲高中畢業,在家待了三年,前段時間剛給爺爺過了三周年,剛準備出去找個活幹,快21歲的大小夥了還閑待在村裏被人說,他也不好意思。可要說賣東西這還是頭一遭,他根本不知道這定什麼價格好。
“這簡單,去農貿市場看看別人啥價,現在基本都是去年的幹棗,咱們的價格當然要比幹棗高點咯。”王全根扶著三輪車的把手,嘴裏叼著煙回了句。
三輪車突突突冒著青煙進了鎮子,直接開進了鎮上的農貿市場,劉辰跳下車,去旁邊的幹果店裏問了問幹棗的價格。價格都不等,從六塊錢到九塊錢都有,心裏有了數,倆人進去找了個攤位將棗子搬下來開賣。
定價格的時候,劉辰想定十塊錢一斤,可王全根說不行,他們過冬的幹棗都賣九塊,你這麼好的棗,怎麼能十塊呢。直接給定了個十三塊的價格。
可這攤子都擺到下午了,棗子也沒賣出去幾斤,都說太貴,而且不能和幹棗比,幹棗沒水分,他門的棗有水分,價格還這麼高。
劉辰有些昏昏欲睡,看了看也沒精神的王全根,“全根叔,咋這麼難賣呢?”
這時一個大概二十三四歲年輕女子在攤位前停了下來,“你們這棗怎麼賣啊?”女子身穿一件米黃/色的連衣裙,前凸後翹,梳著個馬尾,鼻子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簡單的五官搭配起來給人一種很耐看的感覺。
倆人精神一振,劉辰趕緊熱情的湊上前,“姐姐,我們這棗可是好東西,13塊錢一斤,你可以先嚐嚐,味道絕對倍兒好。”說著從框裏拿起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在自己衣袖上擦了擦遞了上去。
女子接過棗子仔細看了看,“你們這棗子還真大,顏色真紅,不知道味道怎麼樣。”說完咬了一口。“呀!這麼甜,給我來一斤,不兩斤。”
“好嘞,稍等。”劉辰高興的拿起一個塑料袋裝了些,上稱一稱,多了二兩,“二斤二兩,多的就送給你了。”
“那就謝謝了。”女子付了錢,接過袋子後奇怪的問道,“你們這麼好的棗子怎麼在這賣呀,應該去小區門口呀,你們價格和別的棗子比有點高,在這裏不好賣,去小區賣,那的人有錢,肯定好賣。”
“對呀,咱們怎麼沒想到呢。”王全根一拍大腿,“咱倆真是傻,走,搬東西上車,去小區。”忽然又停了下來,“可咱去哪個小區啊?”
劉辰看了眼買了棗還沒走的女子,心思一動,“姐姐,你住哪個小區?幫我們帶下路行嗎?”說著從框裏又裝了大概有二斤棗子遞了過去,“這是送給你的。”
女子嗬嗬一笑,“行,走吧。”
“謝謝啊,稍等會,我們把棗子裝上車。”兩人手腳麻利的將地上裝棗的幾個框裝上三輪車,跟在了騎電瓶車的女子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