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大終結以及大廢話。(1 / 3)

《仙噬》一直在拖著,事實上我的心力也難以為繼,原因很多,就不贅述了,免得顯得矯情。

這是一個大綱流的結尾,寥寥也算是完結,至少不至於太監引得怨恨萬千。當然,這麼幹我也感到壓力很大,可能更讓人不爽。

這本書的背景大綱,在發書之初,我就做得很仔細,事實上你們看完下麵的,就應該明白而來。而《仙噬》大概從四十多萬字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在刻意地加快速度,拉動情節,甚至有些慌亂,以至於評價越來越差,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很多原因,並不是一口就能道盡。

好吧,有的話放在最後麵,先把尾給收了,你們耐心看完,好歹是完了我一個完本的心願,然後再說吧。

嗯,這最後一章我設為免費,然後在公眾也會再發一次。

??????????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亙古一線,時光荏苒。天地本虛無,或本就從無窮處有而至今,莫衷一是。

概亙古之未開時,太虛之間有一質點,其時無時光之流逝,無虛空之經緯,忽一瞬崩炸,成一天地,中有一生靈,為道。

道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是故有宇宙。

道又曰宇宙兩分,上者為天,下者為地。

道又曰……

是故為道數。

道數定一切,道數解一切。

***********

天地初開,大道乃生,為元古,元古為始。

大道衍化三千,開枝散葉,天地之間始有諸般生靈,皆在道數之下生存,天地兩分而無界限,凡為道數所化者,為大道之元祖,天地生而生,天地不滅而不滅。

天地一周為一年,天地一呼吸為一紀元,凡一元者為十萬八千歲,元古一紀最長,不可以年月紀元為計數。

元古之後,即為太古。

元古之末,太古之初,元古諸多大道之元祖紛爭,始絕天地通,大道至此兩分,為天道,為人道。

天道者大無量,人道者大自在。

道嚐曰,自在為徑,可得無量道果。

故天道不得其門徑而急於功果,人道循其道途而不得入門。

太古,天人大戰。

諸多道之元祖紛紛隕落。

天道勝,人道敗。天地之通斷絕。

後土大地被打裂九分,為九大州,東南冀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神州曰浩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後土九大州,為人道九大元祖統帥。

自此,天人兩道紛爭不休,因戰不斷,從而天人兩界,諸多元祖開始開枝散葉,廣為傳播修道之法,隻不過仍舊是天道人道不一。

太古之末,天道與人道各自積蓄了充足的力量。

第二次天人大戰。

人道徹底落敗,人間大九州紛紛陷落,天道之法在人間盛行,九大人道元祖銷聲匿跡。

***************

忽一日,天地之間,出現第三界。

這一界,在人間之下,號為九幽冥國,這九幽之中,有一血池,號為輪回,謂之為無論天道人道,生死一切,都在血池輪回之中往複。

這血池之中,誕生一尊神祇,名曰元神。

天地之間,第一尊元神。

這元神所修,即為元神之法,不屬於天道人道。

***************

太古之末第二次天人大戰之後,進入遠古時代。

遠古之初,天道籠蓋一切,天道榮光披灑人間,凡人間修道之輩,修煉至盡頭,渡過天劫,即可飛升天界。

想那原本天人一體,並不區別,然兩次天人大戰落敗之後,天道搜刮人家,使得天界越發強盛,修道資源豐富,而人間則疲弱,再難以與天道相抗衡,所有修道練氣之人,無不以飛升天界為目的。

那元神崛起,果然天道人道俱都發覺,原來天道人道都不能成就無量道果,得元神之法或有可能。

於是無論人道還是天道,練氣士都修煉元神之法。

肉身為仙,元神為神。修肉身成仙道,修元神成神道。

二者一體,不可或缺,即為神仙之道。

而凡是練氣之士,自此以後,修煉到小成境界,入天道即為天仙,入人道即為人仙。

遠古時代過去。

************

九幽冥國之中,血池元神,似乎當真掌握天地生靈輪回之力量,日趨強盛。

遠古時代之末,冥國崛起,與天道大戰。

人道殘餘參戰,相助冥國,天道落敗。

人道之中,崛起一脈,為佛門,修大自在之法。

人間大九州,為人道收回。

血池元神強橫無邊,打殺四方,打滅諸多天道元祖,甚至將天打破一個巨窟,天地輪回也不可收服。

天道混亂,餘下九大天道元祖,瓜分天道,為九天。

彌羅天,大玄天,太神天,元罡天,樞機天,神霄天,靈霄天,無極天,無量天。

無量天有命大無量天,勢力最為龐大。

*************

天道既破,有一洞窟,為天道之氣泄漏之所。

九天九大元祖出手,煉取天河晶沙,成石三千六百五十一塊,封堵天窟,用去三千六百五十塊,惟餘一塊,棄置於天河之畔。

**************

遠古匆匆,忽一日,天道與冥國大戰之際,傷於天道元祖手下的血池元神出世。

其時人間九州已歸複,人道九大元祖歸位。

血池元神欲要伐天,求人道九大元祖一齊出手,九大元祖不允,故相逆。

元神曰,人間眾生,死後皆入九幽,承受苦難。

人道佛門元祖大怒,欲要度化世人,與冥國血池元神打一賭,比血池與人間孰為廣大,元神果然落敗,發誓入血池閉關,非天道臨門永世不出。

佛門入冥國,稱不度化九幽戾氣,永不再沾染殺孽。

***************

遠古之後,又一紀元,曰上古。

上古時代,生靈衍化,練氣修道達到巔峰,天上地下無所不在,凡是生靈,無論人獸草木,盡都可以修煉,漸漸生出仙道,魔道,妖道,等等等等。

尤以那妖道,實為天道之中,大玄天一支,實力強橫。

上古一時,練氣修道昌隆,無數練氣士爭鋒於天地之間。

是故,人間九州紛紛,各大州之中,又有各大道統相爭割據,不一而足。

終至一日,人間大亂,九大元祖意見相左,各自自立門戶,九大州之間大瀛海之上,被九大元祖設立屏障,往來相絕,永不想通,唯有那大瀛海之上,有些許仙島,可為銜連之地,不過也知者甚少。

終於天道降臨,是為第三次天人大戰。

第三次天人大戰,人道九州陷落其四,護住其四,唯有那正南次州沃土,一度交織,天人兩道並列,難以瓜分。

第三次天人大戰之中,人間界崛起一脈道統,自稱天道宗,後叛逆,歸入天道。

天道元祖大悅,大戰之後,索性設一天庭,受九大元祖符詔,統攝天地之間,一切生靈,曰XXXXXXXXXXXXXXXXXX天帝。

天帝既立,統攝周天。

上古完結。

****************

話說那諸天萬界之天帝,號稱統攝周天,即為原本天道宗之宗主。

上古既過,又為今古。

有一日,那天帝宮中,有一侍女,名曰雲華侍者,失守打翻一盞琉璃盞,帝與後大怒,貶斥其至天河之畔,淘洗天河晶沙十萬年。

那雲華侍者,雖然不過天帝宮中一仙女,卻到底得的是天道正統,道德精神,神仙一流人物,自被貶斥至天河之畔淘洗晶沙,十萬年雖然長久漫漫,卻也不過一元之數,於神仙中人而言,更是不過爾爾。

那天河之畔,有一石,即為昔年血池元神打滅天道,捅破天門,天道元祖煉取天河晶沙,成石三千六百五十一塊封堵天窟之時,餘下的那一塊。

那雲華侍者,每日淘洗晶沙,便在那石畔吟誦道德真經,諸般妙法。

說起那石,本就是天河所生,傳說那天河,本是一條通天連地的所在,為亙古之處,元古之時,道衍三千之時便存在,而至絕天地通之後,便在不與人間有所聯係。

這石能夠為諸多元祖凝練,本就是天大的氣運,即至逃過補天之命,更是氣運綿長,不是等閑。

既得那雲華使者日日誦經普渡,忽然一日,這石見天風而化,化出一胎胞,成一道人。

“你自石中生,便叫做石生道人如何?”

“謝過仙子點化,自此之後,我便是那石生道人。”

卻說這石生道人與雲華侍者,在那天河之畔,相伴數萬年,日日相顧,石生道人的靈智漸開,全賴這雲華使者,二人之間,頓時少不得生出了那兒女私慕繾倦不提。

終於雲華侍者十萬年罪行期滿,歸於天帝宮,告知帝與後,稱與石生道人兩情相悅,願同出天帝宮,從此逍遙世間,長相廝守,隻羨鴛鴦不羨仙。

帝與後更怒,將二人打落人間,經曆輪回之苦。

其時,血池元神不出,九幽冥國輪回血池之力,已然兩分,一為人道佛門掌握,一為天道天帝宮掌握。

那石生道人與雲華侍者便被打落人間,就在那天道所掌握的人間九州之中,最為鼎盛的中央神州浩土之中。

那雲華侍者,輪回百世,曆經磨難。

那石生道人……

***************

咳咳,貧道喝口水,繼續說書。

卻說那人間之中,中央神州浩土,東海之濱,有傲來島,那傲來島上,練氣雖不比中央神州浩土般鼎盛繁華,倒也昌隆,諸多宗門林立。

其中有一宗門,曰雲嵐宗,最為強大。

且先說這雲嵐宗,為萬年之前,有一道人雲嵐子,從西麵中央神州浩土而來,創立宗門,一舉稱霸傲來島。

繼續往溯。那雲嵐子,本是中央神州浩土之中,一個小小練氣士,忽然一日,天降一尊神仙之器銅爐,為神州浩土諸多道門紛爭,慘烈無比,然而道數無常,不可以理為算,任是那各大道門紛爭不休,甚至是統禦整個中央神州浩土的大皇帝國,也沒有能夠得到這一件神仙之器,竟然莫名其妙地落到了這雲嵐子手中。

雲嵐子得到這尊銅爐,從此突飛猛進,知道懷璧其罪,故而東渡大海,來到傲來島,收攝傲來八大凶妖,創立雲嵐宗。

這雲嵐子收攝八大凶妖,或是殺死,或是收服,其中有一鷹妖,與雲嵐子交誼不淺,後雲嵐子修為精進,成就天仙業位,竟然飛升天界,這老妖便答允守護雲嵐宗一門。

萬年之後,雲嵐宗宗主得一女兒,天生無脈,不能修煉,名曰雲卿卿。

又一年,那傲來島上,出了一樁奇事。傲來島近東海之濱,有一無名之山,那山上有一孤石屹立,也不知幾多歲月了,竟然忽一日發生異變,能夠自行吸納天地元氣,生有九竅八脈,自行修煉。

這等天生地養的靈胎寶物,可謂是至寶,一時之間,不知多少大能前來搶奪。

一日風雲變動,這石胎見風暴漲,陡然崩炸,成一嬰孩兒。

中央神州浩土許多大能,甚至是大瀛海上許多海外仙島之上的強人,紛紛出手,殊不知那雲嵐宗的老妖,這一日睡醒了,猛然出手,奪取了那石胎嬰孩兒。

那老妖,早年與雲嵐子相交深厚,曾得雲嵐子的神仙之器銅爐之中一道氣流,淬煉之後,實力強橫,幾乎可與仙位強者相提並論。

這嬰孩被他搶回,便交由雲嵐宗宗主夫婦撫養,因是石胎所生,便取名作石生。

自此,石生成了雲卿卿的弟弟。

自然,此石生即為彼石生,雲卿卿便是那雲華侍者。

道數無常,誠不我欺,連天帝也不能夠左右,合該發生的,永遠都會發生。

*************

石生本就是天生靈胎,天地靈氣蘊養之下,雲卿卿無脈之疾,竟然得愈。

傲來島動亂,有化骨尊者自中央神州浩土而來,因覬覦雲卿卿無脈之身,以及石生天生靈胎之身,鼓動傲來島另一大宗門摩羅道與雲嵐宗開戰。

雲嵐山之上,化骨尊者與老妖大戰。

最後關頭,那雲嵐宗的神仙之器紫綬銅爐竟然是將石生與老妖以及化骨尊者吸入其中。

老妖與化骨尊者被銅爐煉化,石生卻與那銅爐一起,莫名來到了人間九州之中的另一大州,正南次州沃土。

***************

正南次州沃土,亦分小九州,其中有一落辰州。

石生出現在此,從此發跡…………………………【中間省略,前文已述說】……………………………………

****************

次州之中,各大宗門,分屬於天道人道,亂戰不休,石生發跡在此,並且陰差陽錯,與一女子祁連月相識。

那次州各大宗門之中,石生得落辰州落辰仙道之助,實力飆升,後來在滄瀾大湖,終於悟道。

他一朝得道,得到上古滄瀾水族的水宮,得到一尊天地水神元靈黑帝神像,滅殺一律黑帝元靈,洞徹一分道數,隱隱明白一絲前因後果,從此不畏天地隻為我。

那滄瀾大湖成為滄瀾山,石生在此立下根基。

後次州沃土亂戰,石生出手,助人道四大宗門,滅盡天道幾大宗門,而後瓜分正南次州沃土,石生自得一分,從此擁有一方基業。

至此時,石生越發明白,那一尊銅爐,原來叫做造化銅爐,為世間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