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這個麻布口袋的人麵色麻木,低頭不語。顯然已是郭太監的心腹。那梁石反應從來不慢,立刻就明白了袋子裏的人是誰。
“娘娘仁慈。”梁石點頭,轉身毫不猶豫的離開了。
郭太監看了那梁石的背影半晌,還是旁邊的小太監碰了碰他,提醒他該走了。
這小太監早年被一場人為(當然報上去是意外)的火災波及,嗓子熏壞了。後來被郭太監看中,但是知道他還能說話之後又不要。那小太監乖覺,自己去膳房求了一大勺滾油,灌進自己嘴裏,生生把自己折騰成了真啞巴。郭太監這才收他做了兒子。
郭太監點頭,朝著冷宮的一角走過去。這裏是個死角,就算有屋子也陰氣森森的。不過皇宮裏陰氣的地方多了,太監們人又多,並不怕。
進了屋子,幾個木臉的太監打開麻袋,蓬頭垢麵涕淚橫流的銀鴿便露了出來。郭太監一仰頭,啞兒子便上前扯掉她嘴裏的布。
“剛剛那人,剛剛那人就是……”
郭太監抬腳照著她心口就是一下!
銀鴿尖叫一聲,淒厲非常。幾個木臉的太監便默契的一擁而上,用早就準備好的繩子勒住她脖子使勁拉。
“郭公公……看在、咳,曾經一同……侍候的份上……”
銀鴿艱難的、斷斷續續的超郭太監伸手。而這邊踢完人,郭太監聽而不聞的,慢悠悠的坐在唯一一張凳子上,接過兒子捧上來的茶盞。
“公公教過你很多事,現在再教你一條,”他掃了一眼眼睛突出好像快要掉出來的銀鴿,“這人啊,要知恩。有上進心是好事,但是連恩義都不知道,豬狗不如。”
銀鴿伸著手,眼中迸出恐懼和恨意。如果不是已經不能說話,說不定她已經大罵出口。
郭太監又看向一邊的啞兒子,繼續維持著自己慢悠悠的節奏道:“奴婢雖然形同畜生,但是如果你真把自己當成畜生,那所有人就更不會把你當人看了。”
銀鴿終於軟了下去,死相十分猙獰。木臉太監摸了她的脖頸脈搏,又檢查了她的心髒。
郭太監冷冷的看著她的屍體,就像在看一隻死老鼠。
……真以為就你什麼都知道?
真是個笨蛋。
番外二
元狩十七年,景帝崩,遺詔孝恭安皇太後協理朝政,清風閣閣老顧崇、宰輔李崇業、太傅劉思明、忠勇公廖大海、安陸侯孫一君、西平侯劉邦誌、長林將軍鄒世海為輔政大臣,同輔新君。
逾三年,帝出孝,定國號泰安,欲妻於顧氏。顧氏,太後長兄平西侯之女,其父書於太後,谘其可否。太後曰:“餘妻於皇家二十餘年,夙興夜寐,未敢怠矣。而今華發早生,病體沉沉,實為一國之母任重道遠之故。且母儀天下之位,兩朝同出一門,非興國興邦之兆。”平西侯拒。
……
泰安二年,貞懿太後【注:呂氏】欲定承恩公府唐氏女為後,孝恭安皇太後聞其父帷薄不修,疑其私德,弗悅,使人說於帝,帝遂婚與孫氏。次年,還政於帝,退出朝堂,輔政大臣亦歸其位。
……
泰安四年,清風閣閣老顧延周逝,帝親往祭之。孝恭安皇太後聞訊大慟,疾,依太醫囑,攜延壽宮諸人遷居靈山甘泉宮,帝調金吾衛指揮使梁石為甘泉宮侍衛長,統領兩千禁軍,以衛山陵(太後)萬全。
……
泰安八年,獻懷皇後孫氏薨,貞懿太後欲立承恩侯呂氏女為後,帝弗允,太後絕食以拒;群臣無奈,上書孝恭安皇太後,皇太後修書,痛斥貞懿太後婦德有虧,不堪國母之德;呂氏女責其聘嫁,承恩侯府三世而不得予皇室婚配。貞懿太後大怒,於殿中謂皇太後曰“虔婆”,齊聲揚揚,響徹皇宮。其後三日,禦史彈劾,逾五日,全城皆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