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事情很簡單。
裴家的兩個孩子,哥哥從進小學開始,一路過關斬將,從沒下過年級前三,年年拿三好,歲歲評先進。大院裏認識的鄰居朋友提到都要豎大拇指。
然而物極必反一向是世界的大原則。
就像裴家這一代所有的基因精華都被哥哥吸收了一樣,妹妹裴芸整個活成了一個大悲劇。成績差,腦子笨,是貼在她身上的兩條大寫加粗的鮮紅標簽。
人都是對比出來的。如果沒有裴榆的優秀,裴芸的平凡其實是很多女孩子都會度過的童年一樣。
然而並不是。
父母對她的期望是想把她變成女人中的裴榆。可是裴芸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再一次又一次讓父母失望之後,對比之下的痛苦越來越重。父母也習慣性的用她跟兄長作對比。別人的童年陰影是”別人家的孩子”,裴芸的陰影卻是”自己家的孩子”,別提多坑了!
這次離家出走,起因卻是很小的一件事。
期中考剛過,裴芸的成績仍然奮戰在班級吊車尾。成績單拿回家的時候,母親還說這次算了,不給她壓力。可是轉過頭就跟父親抱怨,”她怎麼就不跟哥哥一樣?””我怎麼會生出這麼笨的女兒?””這樣的腦子真是沒救了”,被複習中途出來上廁所的裴芸聽見了。
然後就是一場大戰?
怎麼可能!作為”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長對不起全國人民”的笨女兒裴芸背著她的小行囊,留下一封信出走了。
“……我覺得我爸媽根本就不在乎我,他們心裏隻有哥哥。我就像多出來的一樣。”裴芸悶悶不樂的說,”但是他們又說不出趕我走的話,所以,幹脆我自己來好了。”
為了不想聽到父母說放棄自己的話,所以自己先放棄來抵抗傷害——蘇北北在腦子裏自動翻譯。
她有很多話想要勸,但是不能都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敏感,而且中二,蘇北北在腦子裏過了幾回,才不著痕跡的小心翼翼著說:”你媽真的說了你沒救了這種話?”
裴芸狂點頭:”我媽一直就覺得我哥哥才是她孩子。小時候總說我是抱錯了才到家裏來的。”
蘇北北汗,哪有當媽的這麼說孩子。
“你家裏人……”
“我爸爸在市政廳上班,我媽媽是老師。”
作為一個成年人,蘇北北確實看不出這有什麼可驕傲的。不過腦子裏的小夥伴給她稍微解釋了一下:
[羅阿姨是C大的教授。]
蘇北北從腦子裏把上輩子的記憶翻出來溜了一遍,這位羅女士確實有點……說好聽點叫”上進”,說難聽些叫”功利”。在她手底下混,肯定很辛苦,不知道樂悠然是怎麼解決這事兒的。
“你的成績不好這是事實,你爸媽不會不要你也是事實,”蘇北北平靜的說,”我覺得你隻是考試壓力太大想找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
裴芸的臉色一瞬間變得通紅,然後辯解道:”我不是……我隻是……”
“不用跟我解釋,我隻是說出我的想法。何況,我並不覺得你錯了,”她偏頭想想,”當然你媽媽也是。”
她坐到自己的木板床上,用下巴點了點旁邊的位置。裴芸踟躕了一下,跟著坐過來。
“我這個人想到哪兒說道哪兒,所以接下來的話,我就一說,你也就一聽,如果順耳就聽一下,不順耳就忘掉。反正你也隻待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