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永生之惑(二十六)(1 / 1)

“我們即我們,從來處來。施主們沒有看見我們,那是因為施主們的目光並沒有在我們身上而已。”站在最前麵的一個和尚答道。

“你這回答的什麼和什麼呀?了等於沒嘛。”魔駝劍有些不服氣。

莫莉婭看了看那三個和尚身後一左一右的兩顆菩提樹,不禁插嘴問道:“三位師父,我們想過這菩提門,去往那古堡。你們突然出現站在這兩顆菩提樹前,是不是要過這真正的菩提門,需要先過你們這一關才行?”

“誒,姑娘,你什麼意思啊?難道我們前麵躍過的那扇金燦燦的大門不是菩提門啊?”魔駝劍一把拉過了莫莉婭,向她詢問道。

“這菩提門哪有這麼好過?而且我記得義父時候和我過,這每扇門都有各自的守護者。現在我們看到了這三個和尚,又看到了和尚身後的那兩顆菩提樹,所以我想這三個和尚一定就是菩提門的守護者,而那兩顆菩提樹或許就和真的門有關。”

“哦,原來是這樣啊。我就想嘛,這第三個門怎麼一跳就跳過去了,也沒見著什麼人。搞了半原來那隻是個裝飾啊。”魔駝劍憨然地笑了起來。

“阿彌陀佛,施主繆也,繆也。這路在施主們的腳下,這門也在施主們的麵前。施主們要走要留,全由施主們自己而定。”帶頭的和尚道。

“既然是這樣,那你們又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總不會是恰巧路過,過來看風景的吧?”莫莉婭質問道。

“我等不為其他,隻為指引各位施主。”

“指引?”莫莉婭等人互相大眼瞪著眼,一臉迷茫的樣子,完全不知這和尚在些什麼。

和尚一笑,緊接著和其他兩個和尚一起,開始念起了詩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靜,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依此修行,西方隻在目前!”

“喂,這三個和尚嘰裏咕嚕地了一堆什麼呀?你聽懂了沒?”魔駝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知他們所雲。

“這和尚念的我怎麼會知道?這古文我又不行。”莫莉婭焦急地答道。

“他們念的是六祖慧能《菩提偈》。詩的大致意思是:原本就沒有菩提樹,明亮的鏡子也不是鏡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幹淨,哪裏會有什麼塵埃?

眾生的心靈是一顆智慧的菩提樹,眾生的身體是明亮的鏡台。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幹淨,哪裏會惹上什麼塵埃?

原本就沒有菩提樹,原本明亮的鏡子也不是鏡台。本來就四大皆空,又怎麼會惹上塵埃?

菩提隻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等等,等等……你的解釋我還是聽的似懂非懂的,他們給我們講了一堆佛性的道理,那這又和我們尋找菩提門走出這裏有什麼關係呢?”莫莉婭還是一臉迷茫地望著楊亦晨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