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嗬嗬,世間眾生,本就是在苦海掙紮,要有覺悟,才能脫離苦海,若是隨波逐流,那就注定該要沉 淪,怎麼可能得到救度,得到解脫?如果命運不公,就去他娘的,哈哈哈,說得卻是好。”
大海一愣,腳步一緩,卻聽另一個語調慈和的聲音又說:“此言差矣,雖說在世人眼中,眾生渺小,如同螻蟻。但佛曾說過,眾生平等,六道之中,人和螻蟻,皆有佛性。何來渺小卑微之說呢?命運雖無常,但隻要一心不亂,早晚會得到解脫。若是心有執念,反而難以成佛。”
那先前的聲音又道:“佛陀在世之時,也要苦修,經曆磨難,方才能得成正果,如果心無執念,任之妄之,天魔降臨之時,就隨它去了,還哪裏來的佛?”
後麵的聲音應道:“佛陀在世,也是六道眾生,自然要受到六道法則的影響,但當佛陀涅槃,超脫六道,解脫了六道法則的束縛,佛陀便與眾生不同。同理,我們曾曆無量之劫,也不與六道眾生相等,你卻仍然心存執念,豈不是自墮六道,甘願沉 淪?”
先前聲音嗬嗬笑道:“若是連六道眾生都無法救度,隻做一個高高在上的佛陀,那,不成佛也罷。”
後麵的聲音仍然慈和,卻已是不悅,道:“你執念太過,若是你放下執念,便可立地成佛,以佛之大能,救度眾生,不是更加容易?”
先前聲音微哼道:“佛有大能,卻無大願,成佛何用?”
大海在石門前聽著這兩個聲音爭辯,開始還有些迷糊,後來漸漸聽明白了,那個先前聲音洪亮的,應該就是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發下大願要地獄成空的。
而另一個聲音慈和的,應該就是地藏菩薩的另一個法 身,或者說,是地藏菩薩的另一個本相,卻是一直在勸地藏菩薩放棄執念,立地成佛。
這兩個人爭辯不休,很快就不理大海,言辭激烈的辯論起佛法來,烏大師望著大海,以目示意,大海緩緩點頭,拉了孫尚香和林若雪,低聲道:“不管怎樣,咱們總是到了這裏,就進去看個究竟也好。”
幾人當即邁步跨入石門,那兩個菩薩卻還是在爭論,大海跟在烏大師身後,在石門內穿過一條短徑,麵前霍然開朗,出現了一個約有幾間屋子大小的石室,裏麵卻是空空蕩蕩,隻中間擺著一個石桌,兩個石凳,上麵各自坐著一個長眉和尚,身穿寬鬆僧袍,麵目相同,衣冠相同,正相對而坐,兀自還在爭辯。
大海看見這兩個和尚,有點緊張了起來,烏大師更是搶上幾步,拜倒下去,伏地不起。
這時,兩個和尚才終於停了嘴,一起轉頭看了過來,左邊那個聲音洪亮的對烏大師說:“你既然來自西土佛國,必然不是幫我的,你休拜我。”
大海噗嗤一下笑了出來,搖頭道:“你們兩位既然同為一體,拜他,豈不也是拜你?大菩薩,你果然著相了……”
那菩薩看了大海兩眼,忽然嗬嗬笑道:“你不懂,你不懂,他不是我,我亦不是他,拜他便是拜他,非拜我也。”
另一個菩薩也笑道:“不錯不錯,我本是他,他亦是我,拜他便是拜我,拜我便是拜他。”
大海聽的一陣頭疼,事到如今,他也幹脆豁出去了,什麼菩薩不菩薩的,都他娘的好像神經病。
他擺手道:“拜托拜托,二位菩薩,或者,一位菩薩,你們如何爭執我不管,我隻想知道,今天我們來了,還能回去不?”
這一次,兩個菩薩一起搖頭:“不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