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前斬將一直都是軍中大忌,好在現在秦華軍隻是處於戒備狀態,並不算開戰前夕。
徐晃帶領五千人行走於洛陽和並州兵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一共帶回四百餘人。
這些人中隻有少數是秦華名單上的人物,其餘或是他們的親信,或是意圖協助這些人逃走的人。
興平七年的新年到來之前,長安城的監獄中就沒有消停過,裏麵的慘叫聲據一公裏內都能聽見,百姓路過之時都是急匆匆的走過,不敢過多停留。
重刑之下,事情很快就清晰了起來,一條軍隊中利益鏈也被秦華挖了出來。
這些人聯結起來欺瞞上方,排除異己,從中牟利。
不願加入的士卒大多都被他們送到了前線,自己卻躲在安全的後方。
除了他們招募盜匪洗劫前來長安的世家外,這些人甚至在戰爭的時候屠殺普通平民。
殺良冒功這種事情在董卓時代倒是經常有,但是秦華可不會容許,一怒之下來了一次徹底的大清洗,想要將軍中的隱患全部排除幹淨。
本來這種家醜不可外揚,但是秦華卻在各地的公告欄中公開尋找受害者,要那些被自己軍隊傷害過的平民前來指認凶手。
大理寺還特別準備了一批官員用來審理這起案件,隻有有報案,全部嚴查到底。
但是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從黃巾之亂開始,軍隊就沒有幹淨的,很多士卒都是臨時從平民中招募的,甚至是直接招降的盜匪,這些人怎麼可能會沒有絲毫汙點呢?
隨著案件的進展,被牽扯出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就連楊秋等最早跟隨秦華的將領都被牽扯了出來。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各軍主將也無法坐視不理了。
以馬騰、韓遂為首的諸軍將領都都給秦華送了書信,希望盡快平息這起事件。
前線的張遼、高順也發來了書信,他們認為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可能會對將要到來的戰事不利。
最後還是郭嘉想了一個辦法,讓這些將士將功補過,用來補償自己的錯誤。
所有被查出來的罪卒必須在之後的戰爭獲得一定的功勳來抵償他們所犯下的錯誤,而且在抵消自己的罪過之前,糧餉全部減半,並且無法獲得假期,需要一直待在軍中。
秦華雖然還是很憤怒,但是他也知道再這樣下去已經不行了,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將一些罪大惡極,並且罪證確鑿的人斬殺了近千人。
新的方案被推廣下去,軍中士卒才如釋重負下來,尤其是那些心懷鬼胎之人。
不過效果也很明顯,軍中的風紀為之一清,原本很多士卒在閑暇時間都會前往附近的城鎮遊玩,但是經過這件事後,他們全都老實的待在軍中,每刻苦訓練。
因為他們從新的政策上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隻要有足夠的軍功在身,那麼一些錯誤都是可以免除的。
經過這件事後,秦華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現在的軍隊政策,軍中的士卒和將領很有可能會形成派係。現在還好,自己還能壓住,但是等自己年紀大了,或者死了,會不會出現趙匡胤那種黃袍加身自立為王的情況呢?
“主公,袁紹軍已經整軍完成了,三日前已經由魏郡出發,直取黎陽。顏良率領十萬先鋒軍圍困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