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這事即好也不好,”楊氏歎口氣,“夫君可見過皇上了?”不怪她在這個時候潑冷水,實在是她這個夫君有些天真爛漫,生來是個樂天派。四個兒女中,唯有小女兒頗隨他的性子,若讓這父女倆這麼一路暢想下去,他們顧家明天就能變成京城一流世家了。

周太後與皇上不是親生母子,皇上年幼又體虛,這個帝師看似風光,背後恐怕沒那麼光鮮。

“怎能沒見過,隻是往日隻是在朝上看過幾眼,今天才私下交談過幾句,”顧長齡麵帶讚色道,“皇上雖然年幼,但是言行極有風儀,相貌更是如玉賽月,讓人見之忘俗,談之心悅。”

“皇上長得很好看?”顧如玖聽到如玉賽月四個字,頓時來了精神,便問道,“真有那麼好?”

“自然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皇上是個極為懂禮仁愛的孩子,太後把他教養得極好,”顧長齡說到這,頗為感慨道,“隻可惜當年的誠王妃早逝,不然皇上隻怕會更加驚才絕豔。”

皇上生母出自司馬一族,司馬氏乃是一流世家,他們家出來的人,向來是被人模仿尊崇的對象。

楊氏有些心塞的看著丈夫與女兒這兩個“看臉派”愉快的聊著幼帝的相貌與氣度,無奈的歎口氣,好在其他三個兒女不像他們父親那般天真無邪,不然她可真是要操碎心。

“夫人不要過於憂慮,事情已經成定局,多想已是無益,”正在跟女兒閑聊的顧長齡抽空對楊氏道,“更何況我隻是教授皇上書畫,有什麼可憂心的。”

楊氏一怔,看了眼自己的夫君,不由得失笑,也不知道他是真天真還是心裏有數,這些年看似天真爛漫,不過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他們這一支的日子卻是越過越好了。

顧之瑀跟弟弟顧存璟兩人默默的聽著父親與小妹從皇上儀容聊到東街的糕點鋪子,顧存璟苦巴巴道,“母親,什麼時候開飯?”

楊氏無奈讓人去傳飯,轉頭對顧長齡道:“洗手吃飯,女兒還小,別跟她說這些。”給年幼的女兒說另外一個少年相貌如何出眾像個什麼話?

顧長齡也意識到了這點,幹咳了一聲,生硬的轉移話題:“久久,最近的字練得怎麼樣了?”

顧如玖默然無語的看著顧長齡,顧長齡被女兒盯得有些心軟,笑著道:“吃飯,吃飯。”

顧家在外麵雖然頗為講究,但是關上門後,卻沒有那些麻煩規矩。楊氏向來溫和,不愛做那惡婆婆,所以兩個兒媳在飯桌上,不用立那些沒必要的規矩。

午膳用完後,顧長齡突然道:“對了,我剛才還忘記說一件事,我今天離開宮的時候,太後提起了久久這丫頭,說是好幾年不見,想召她進宮看看。”

“太後可說了是哪一日?”楊氏聞言也不意外,隻是問了這麼一句。

“那倒沒有說,左右也就這幾日,你先把久久進宮時要用的東西準備好,到時候太後宣召,也不至於太忙亂。”顧長齡說到這,還特意對顧如玖道,“太後是個溫和的長輩,你不必緊張,平日怎麼樣,進宮也就怎麼樣。”

顧如玖眨巴著眼看著自家老爹,這話的意思是,他們家不用特意捧著巴著太後?

看出閨女在想什麼,顧長齡跟著眨了眨眼,做了一個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說的表情。

於是顧如玖明白了,她家老爹是看好幼帝的,隻是還有所顧慮,所以不會急著站位,但是也絕對不會讓皇帝誤解他。

清楚了自家的定位,顧如玖也就放下心來,她本來還有些擔心,自家因為老一輩的關係,成為堅定的太後黨,那就有些麻煩。

不是她對朝政有多理解,而是她前世所學的曆史上,看到太多胡亂站位引起的血案。

曆史的血淚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不要看到一時的風光,長久的繁榮才是正道。

想到這,顧如玖忍不住想,這個小皇帝如果真有老爹說得那麼好,還是長壽一點比較好。

顧長齡所料的沒錯,兩日後,宮裏的周太後就遣了宮裏的兩位五品女官來接顧如玖進宮。

也不知道是太後有意抬舉還是別有深意,太後給顧如玖安排的車架,竟不是普通車馬,而是縣君規製。